侧听长须得好音,笑谭已复替呻吟。
逃知二竖今无地,仇想三彭亦就禽。
定免带围忧沈约,可须檄手待陈琳。
尚须十日安岑寂,酒圣诗愁恐未禁。
侧听长须得好音,笑谭已复替呻吟。
逃知二竖今无地,仇想三彭亦就禽。
定免带围忧沈约,可须檄手待陈琳。
尚须十日安岑寂,酒圣诗愁恐未禁。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造所作的《梁教病起》。诗中,诗人以病中听闻好消息为题材,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变化。首句“侧听长须得好音”描绘了诗人病中专注倾听,期待着好消息的到来。接着,“笑谭已复替呻吟”写出了听到好消息后,之前的忧虑和痛苦暂时被欢笑取代,但又因病情未愈,笑声很快被呻吟所替代。
“逃知二竖今无地,仇想三彭亦就禽”运用典故,将病痛比喻为“二竖”,意指疾病已无处藏身;而“三彭”则代指医术高明之人,暗示治疗有望。诗人相信自己即将摆脱疾病的困扰。
“定免带围忧沈约,可须檄手待陈琳”两句,诗人以南朝文学家沈约瘦弱多病自比,庆幸自己不必再受疾病困扰,同时表达了对恢复健康的期待,如同等待能写出有力檄文的陈琳那样的才华得以施展。
最后,“尚须十日安岑寂,酒圣诗愁恐未禁”表达了诗人虽然病情有所好转,但仍需静养十日,担心自己在康复期间难以完全摆脱酒瘾和诗愁的困扰。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病中起伏的情感变化,以及对康复的期盼和对自己才情的自信。
双睫不能熟,疏钟起初晓。
危栏扶力上,层檐挂云表。
群峰苍玉如,开帘四环绕。
向来声利场,自今眼界小。
两君天下士,一见意倾倒。
有此风味佳,未受秋思恼。
我昔溪上住,盟言寄鸥鸟。
今年纵得来,官事间日少。
樊笼更樊笼,归途天样杳。
是处非不佳,千虑舒怀抱。
浮云且东来,吾家隔林杪。
境熟断难忘,终念今朝好。
世事如大弩,人若材官然。
乘势易发机,非时劳控弦。
又如大水中,置彼万斛船。
虽有帆与樯,亦须风动天。
不见周公瑾,弱龄已飞鶱。
不见师尚父,鹰扬在华颠。
彼非生而材,此岂晚乃贤。
镃基喻智慧,要必有待焉。
叹息狂驰子,尝为愚者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