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里十三言有象,阳中六七觅无踪。
抽添运用须防谨,认取根源祖与宗。
阴里十三言有象,阳中六七觅无踪。
抽添运用须防谨,认取根源祖与宗。
这首诗深藏玄机,以阴阳之道为喻,探讨了内丹修炼的奥秘。"阴里十三言有象,阳中六七觅无踪",描绘了在隐秘的阴暗处,隐藏着十三个关键的修炼步骤,而在明亮的阳界中,寻找这六个步骤却难以寻觅踪迹,暗示了修炼过程中的隐秘性和不易察觉性。
"抽添运用须防谨,认取根源祖与宗",进一步阐述了修炼过程中“抽”和“添”的操作必须谨慎行事,强调了对修炼根基的重视,即要追溯到修炼的源头,找到真正的始祖和宗师,以此作为指导和遵循的原则。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传达了内丹修炼中需遵循的法则和精神,体现了道家哲学中追求内在和谐与宇宙真理的深邃思想。
心如定水随形应,口似悬河逐病治。
曾向众中先礼拜,西方去日莫相遗。
留司老宾客,春尽兴如何。
官寺行香少,僧房寄宿多。
闲倾一醆酒,醉听两声歌。
忆得陶潜语,羲皇无以过。
闲游来早晚,已得一周年。
嵩洛供云水,朝廷乞俸钱。
长歌时独酌,饱食后安眠。
闻道山榴发,明朝向玉泉。
别时十七今头白,恼乱君心三十年。
垂老休吟花月句,恐君更结后身缘。
杂芳涧草合,繁绿岩树新。
山深景候晚,四月有馀春。
竹寺过微雨,石径无纤尘。
白衣一居士,方袍四道人。
地是佛国土,人非俗交亲。
城中山下别,相送亦殷勤。
细吟冯翊使君诗,忆作余杭太守时。
君有一般输我事,柘枝看校十年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