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山陶隐居,自爱山云白。
莫言难赠君,于今已成石。
茅山陶隐居,自爱山云白。
莫言难赠君,于今已成石。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对山中云雾情有独钟的陶隐士,他喜爱那如雪般洁白的山云。诗人以“茅山陶隐居”开篇,巧妙地将地点与人物相融合,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接着,“自爱山云白”一句直接点明了陶隐士的喜好,山云之白不仅象征着纯洁与高远,也映射出陶隐士内心的宁静与淡泊。
“莫言难赠君,于今已成石。”这两句则表达了赠物不易,但情感与心意却能永恒不变的主题。这里的“君”可以理解为志同道合的朋友或后人,诗人通过“已成石”的比喻,暗示了即使物质的赠品难以传递,但那份深沉的情感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如同石头一般坚不可摧,永远留存。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对精神境界的向往,同时也蕴含了对友情与传承的思考。王世贞以弇园为背景,创作出这首《弇园杂咏四十三首》中的十四首,巧妙地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鼓腹千年有,平心一物无。
粗能全晚节,不敢恨穷途。
岂少真君子,何求老腐儒。
春风香百草,千丈古松枯。
疲氓多菜色,去守乏棠阴。
属虑千峰旱,俄闻六月霖。
面滩船欲涩,茗务井还深。
香润回瓜圃,声酣起蔗林。
炎官初恣肆,道暍稍侵寻。
畏日方焦野,油云忽冒岑。
此凉苏万病,厥价倍千金。
解郡虽踰岁,留家尚至今。
田登欣米贱,屋老惧书淋。
遥念儿衣醭,兼虞妇灶沈。
凄清传古调,忧闷豁烦襟。
拭汗纰綀帨,搔头断玉簪。
却思穿石罅,共坐听泉音。
韭脆鲜鳞缕,梅芳煮酝斟。
一江同照影,两地隔论心。
疑雪佳公子,输君日对吟。
当年此地瑞麒麟,预卜佳城寿槚春。
早把一官为长物,永期千岁作全人。
盈消虚息知时命,战履兢临保性真。
马革裹尸空志大,宁骑款段了閒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