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却从前供奉衣,朝行除籍简书稀。
非关疏拙明时弃,自惜驱驰雅志违。
飘泊又惊年欲暮,蹉跎再见月流辉。
玉堂学士青云上,也念天涯人未归。
解却从前供奉衣,朝行除籍简书稀。
非关疏拙明时弃,自惜驱驰雅志违。
飘泊又惊年欲暮,蹉跎再见月流辉。
玉堂学士青云上,也念天涯人未归。
这首诗是明代文徵明所作的《次韵答徐子容学士见怀三首(其一)》。诗中表达了诗人对过去官场生活的反思与对当前处境的感慨。
首联“解却从前供奉衣,朝行除籍简书稀”,诗人以“解却”和“除籍”描绘了自己从官场退出的情景,暗示了从前的忙碌与如今的清闲。通过“简书稀”这一细节,形象地表现了公务的减少,生活节奏的放缓。
颔联“非关疏拙明时弃,自惜驱驰雅志违”,诗人解释了自己离开官场并非因为能力不足或时代不公,而是出于对自己内心追求的尊重。这里的“疏拙”指才能不够,“明时”指公正的时代,“雅志”则是高洁的志向。诗人表达了对自我追求的坚持,以及对官场束缚的无奈。
颈联“飘泊又惊年欲暮,蹉跎再见月流辉”,诗人感叹时光流逝,岁月如梭。在漂泊不定的生活里,时间似乎更加无情,让人感到岁月的紧迫。同时,诗人也借“月流辉”这一景象,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珍惜。
尾联“玉堂学士青云上,也念天涯人未归”,诗人将自己与“玉堂学士”相提并论,表达了对那些仍在高位、功成名就者的羡慕与敬仰。同时,诗人也流露出对远方未归之人(可能是指友人或自己心中的理想)的思念与关怀。这一句既是对友人的问候,也是对自己内心世界的反思。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实,通过对个人经历与内心世界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对理想的深刻思考。
赤日裂石土,万家如烘炉。
君行何事役,似为贫所驱。
埃尘稍去眼,云景日萧疏。
扁舟乘长风,倏忽遍三吴。
六年羁旅倦,一旦谁扫除。
慎勿忘回首,浩荡江山娱。
舜禹曾何与,羲农实强名。
含灵徒叶赞,造物始无情。
阊阖非烟澹,觚棱晓气清。
葳蕤大衢隘,殷辚外朝盈。
鲜旭分衣绘,薰风拂佩琼。
华颠方内集,殊俗海隅倾。
棨戟金闺奥,囊书赭案横。
敷言齐列位,稽首从群卿。
不报乾坤施,难图日月明。
仁心由性得,治体与时行。
金石皆中款,丹青岂外荣。
功归元首重,泽及草茅轻。
业业冲虚意,区区爱戴诚。
何为犹让德,不以慰怀生。
退复歌天保,期于采颂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