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目环观一节东,江酣迟日漾春风。
君王恨见严徐晚,廊庙方资稷契忠。
四蜀正须烦笔下,一言知已定胸中。
少焉我欲归田去,拭目期君鼎鼐功。
万目环观一节东,江酣迟日漾春风。
君王恨见严徐晚,廊庙方资稷契忠。
四蜀正须烦笔下,一言知已定胸中。
少焉我欲归田去,拭目期君鼎鼐功。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袁说友所作的《端叔奉诏还朝二首(其二)》。诗中描绘了端叔奉命回朝的情景,以春天江边的景象开篇,烘托出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万目环观一节东,江酣迟日漾春风",写出了端叔归来时众人瞩目,江水映照着春光,如同酒醉般温暖。
接着,诗人表达了对君王的期待和对端叔忠诚的肯定:"君王恨见严徐晚,廊庙方资稷契忠",意思是君王遗憾未能早些见到端叔这样忠诚贤能的人才,朝廷正需要他这样的栋梁之材。这里运用了稷契的典故,象征端叔的智慧和才能。
诗的后两句转向对未来的展望:"四蜀正须烦笔下,一言知已定胸中",意味着端叔的才华将被用于处理蜀地的重要事务,他的决策力和洞察力将在关键时起到决定性作用。
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希望回归田园的愿望,同时期待端叟能在朝廷上大展宏图:"少焉我欲归田去,拭目期君鼎鼐功",表达了对朋友的祝福和对自己淡泊名利的选择。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既赞美了端叔的才智与忠诚,也寄寓了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个人选择的思考。
断雁飘愁,盘鸦聚暝,一鞭残梦归鞍。
酒醒邮程,岭云垄树漫漫。
渡江几点归帆影,近荒林、一带枫斑。
最难堪,第一峰前,立马斜看。
而今休说乡关路,剩濛濛野水,瘦柳渔湾。
短帽西风,古今无此荒寒。
芦笳声里旌旗起,问当年、谁姓江山。
有悠悠、几处牛羊,短笛吹还。
溶溶夜色。向苔阶小立,临风横笛。
香袭素裾,珠橤盈盈忍攀摘。
最爱孤林淡月,写清韵、疏帘吟笔。
卷绣幕,玉蝶飞来,春影堕文席。南国,境沉寂。
正瘐岭梦回,冻雪犹积。
翠弦欲泣,历尽冰霜不堪忆。
还剩一枝瘦骨,疏竹外、石寒溪碧。
闲看取、潇洒致,冷情自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