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雁飘愁,盘鸦聚暝,一鞭残梦归鞍。
酒醒邮程,岭云垄树漫漫。
渡江几点归帆影,近荒林、一带枫斑。
最难堪,第一峰前,立马斜看。
而今休说乡关路,剩濛濛野水,瘦柳渔湾。
短帽西风,古今无此荒寒。
芦笳声里旌旗起,问当年、谁姓江山。
有悠悠、几处牛羊,短笛吹还。
断雁飘愁,盘鸦聚暝,一鞭残梦归鞍。
酒醒邮程,岭云垄树漫漫。
渡江几点归帆影,近荒林、一带枫斑。
最难堪,第一峰前,立马斜看。
而今休说乡关路,剩濛濛野水,瘦柳渔湾。
短帽西风,古今无此荒寒。
芦笳声里旌旗起,问当年、谁姓江山。
有悠悠、几处牛羊,短笛吹还。
这首《高阳台·夕阳》由清代词人关锳所作,描绘了一幅凄美而又苍凉的晚景图。词中以“断雁”、“盘鸦”、“残梦”等意象开篇,营造出一种深沉的愁绪与孤独感。雁群失散,乌鸦聚集,仿佛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外化,象征着离别与哀愁。随后,词人通过“酒醒邮程”、“岭云垄树”等景象,进一步渲染了旅途的漫长与孤寂。
渡江归帆的景象,不仅勾勒出自然界的动态美,也暗含着对故乡的思念与向往。然而,“荒林”、“枫斑”、“野水”、“瘦柳”等元素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荒凉萧瑟的画面,将这种思乡之情推向了极致。尤其是“第一峰前,立马斜看”,既是对过往旅程的回顾,也是对故乡不可触及的无奈与哀叹。
下半阙转而抒发对历史的感慨与对现实的悲凉。以“短帽西风,古今无此荒寒”一句,将个人的情感融入更广阔的历史背景之中,表达了对时代变迁、人事沧桑的深深感慨。芦笳声起,旌旗飘扬,似乎在诉说着往昔的辉煌与荣耀,而“问当年、谁姓江山”则将这种感慨推向了高峰,引人深思。
最后,“悠悠、几处牛羊,短笛吹还”以宁静的田园景象收尾,与上文的荒寒形成鲜明对比,既是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也是对心灵深处那份宁静与和谐的向往。整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以及对自然、历史、人生的深刻思考。
坐断此江干,池亭百亩宽。
禽鱼全性命,花竹报平安。
有道行其志,非时做甚官。
丰神更闲雅,野服竹皮冠。
寄声黄与宋,书去望书还。
别后交情在,年来世路艰。
吾思蹈东海,君合隐西山。
诗卷勤收拾,留名天地间。
梅花庾岭外,别是一山川。
那使民无讼,须知狱有冤。
心常存正直,法不尚平反。
于氏缘何事,阴功到子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