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飘零定夙因,青山绿水最情亲。
袈裟满渍红樱泪,爱国何如爱美人!
四海飘零定夙因,青山绿水最情亲。
袈裟满渍红樱泪,爱国何如爱美人!
这首诗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诗人沈尹默所作的《读子谷遗稿感题(其一)》中的一句。从字面来看,诗人表达了对四处漂泊命运的感慨,认为虽然人生际遇动荡不定,但对自然景色——青山绿水有着深深的亲近和眷恋。"袈裟满渍红樱泪"一句,通过描绘僧侣的袈裟上沾染着象征哀愁的红樱泪水,暗示了诗人内心的苦涩与情感的复杂。最后一句"爱国何如爱美人"则以对比的方式,提出了一个深刻的问题:在诗人看来,对于个人情感的执着是否超过了对国家的热爱?这反映了诗人对个人情感与社会责任之间关系的思考,流露出一种深沉的人生哲理。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含蓄,富有哲理。
读书无灵时易过,剩得此身寄寒饿。
浮议徒然强雌黄,孤生已拚蚁旋磨。
江湖说诗在处多,字不堪煮诗奈何。
不若将军毡帐醉,儿郎帐里传羌歌。
归寻种秫安愚分,微名微利天所靳。
长沮桀溺隐者欤,耦耕曾答仲由问。
浊世悲欢无歇时,公事不了归痴儿。
胸蟠今古何足恃,得醉且醉莫须疑。
酒边说诗真是赘,说诗断是败人意。
醉入羲昊洪荒前,消取霎时邯郸睡。
岁年宁免驱尘劳,劳不成功亦滔滔。
终须侪入千百众,坐对柏烟穿布袍。
船沿江北行,不见江边树。
飒飒芦苇空,栖雁泣如诉。
波涛极冲撞,沙岸已颓仆。
东傍赵屯来,结茅是谁住。
檐破炊烟散,岂足禦风露。
小儿索午饭,病妇织芒屦。
良人籴米出,烟江未明度。
妻儿久待归,颈伫想回路。
今年迁避早,寒衣不曾具。
薄业何能问,苟且遣朝暮。
此地多遗基,向也盛生聚。
关洛几时清,徒激冲冠怒。
客子重吁嗟,半世多窘步。
无位进瞽言,慨此岁月误。
有地不可耕,有天不可吁。
抆泪归来休,三径想如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