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白花开委暮尘,野粮能疗野居贫。
长腰可抵丰年米,苍玉难资食肉人。
石钵柳槌研乳细,春苗秋实荐香新。
马前见此羁怀恶,强饭应钟万里身。
红白花开委暮尘,野粮能疗野居贫。
长腰可抵丰年米,苍玉难资食肉人。
石钵柳槌研乳细,春苗秋实荐香新。
马前见此羁怀恶,强饭应钟万里身。
这首诗名为《罂粟花》,作者是宋代诗人董嗣杲。诗中描绘了罂粟花开的场景,红白花朵在傍晚的尘土中显得尤为醒目。诗人借此花联想到了野外生活的艰辛,虽然罂粟的种子(即鸦片)可以作为一种粗糙的粮食缓解贫困,但对于真正需要充足粮食和肉类的人们来说,它却远远不够。接着,诗人描述了研磨罂粟汁液的过程,以及用新鲜的春苗和秋实供奉的简朴生活。然而,看到这些,旅人的心情更加沉重,因为眼前的景象唤起了他对远方家乡的思念,尽管勉强进食,但心中挂念的是万里之外的生活。整首诗通过罂粟花这一意象,表达了诗人对贫困生活的感慨以及对远方亲人的牵挂。
新室苛残,成就了、两公奇烈。
可想见、贯日精忠,凌霄浩节。
取义成仁原不忝,田夫野老犹能说。
算几人、遗臭几留芳,寒奸魄。早梅天,吊英杰。
丛柏林,寻碑碣。对蔓草颓垣,予怀如结。
一代汗青杨子耻,千年化鼻苌弘血。
到后来、节义盛东京,闻风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