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赵屯》
《次赵屯》全文
宋 / 董嗣杲   形式: 古风  押[遇]韵

船沿江北行,不见江边树。

飒飒芦苇空,栖雁泣如诉。

波涛极冲撞,沙岸已颓仆。

东傍赵屯来,结茅是谁住。

檐破炊烟散,岂足禦风露。

小儿索午饭,病妇织芒屦。

良人籴米出,烟江未明度。

妻儿久待归,颈伫想回路。

今年迁避早,寒衣不曾具。

薄业何能问,苟且遣朝暮。

此地多遗基,向也盛生聚。

关洛几时清,徒激冲冠怒。

客子重吁嗟,半世多窘步。

无位进瞽言,慨此岁月误。

有地不可耕,有天不可吁。

抆泪归来休,三径想如故。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zhàotún
sòng / dǒnggǎo

chuán沿yánjiāngběixíngjiànjiāngbiānshù

wěikōngyàn

tāochōngzhuàngshāàntuí

dōngbàngzhàotúnláijiémáoshìshuízhù

yánchuīyānsànfēng

xiǎoérsuǒfànbìngzhīmáng

liángrénchūyānjiāngwèimíng

érjiǔdàiguījǐngzhùxiǎnghuí

jīnniánqiānzǎoháncéng

báonéngwèngǒuqiěqiǎncháo

duōxiàngshèngshēng

guānluòshíqīngchōngguān

zhòngjiēbànshìduōjiǒng

wèijìnyánkǎisuìyuè

yǒugēngyǒutiān

wěnlèiguīláixiūsānjìngxiǎng

鉴赏

这首宋代董嗣杲的《次赵屯》描绘了一幅战乱中百姓生活的艰辛画面。诗人乘船沿江北行,只见江边的树木不再,取而代之的是空荡荡的芦苇和哀鸣的栖雁,营造出凄凉的氛围。江水汹涌,沙滩颓败,暗示着动荡不安的社会环境。诗人东行至赵屯,发现茅屋简陋,居住者生活困苦,炊烟稀疏,难以抵挡风雨。家庭成员各自忙碌,丈夫外出买米,妻儿翘首期盼其归,衣物不足,生活艰难。

诗中流露出对战乱导致民生凋敝的深深忧虑,以及对昔日繁荣景象的怀念。诗人感叹自己无位可言,只能徒然感慨岁月的流逝和国家的动荡。他感慨自己虽有土地却无法耕耘,面对天灾人祸无处申诉。最后,诗人拭泪返回,心中仍怀有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尽管现实中三径荒芜,但内心深处的记忆犹在。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战乱时期底层人民的苦难,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深忧虑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

董嗣杲
朝代:宋

董嗣杲,字明德,号静传,杭州(今属浙江)人。理宗景定中榷茶九江富池。度宗咸淳末知武康县。宋亡,入山为道士,字无益。嗣杲工诗,吐爵新颖。
猜你喜欢

水龙吟·其三次韵黄蘧轩虚谷咏凤花

杜鹃啼正忙时,半风半雨春悭霁。

酴醾未过,樱甜初熟,梅酸微试。

一种红芳,九苞真色,舞窗翻砌。

自仙樊去后,无人题凤,阑干外、成孤媚。

谁信阳春妙手,锦云机、新番裁制。

东君冷看,如何描摸,天然艳美。

浑欲乘风,又如羞日,做双飞体。

伫骖鸾,称得花前弄玉,与吟箫婿。

(0)

似戴时芳

丰山在屋前,后坐龙溪龙。

中有人中龙,固穷气自丰。

溪山千万状,朝夕与从容。

浮尘任开阖,本色无淡浓。

我本深村夫,见此更热中。

目睹鹤归云,耳接渔歌风。

徘徊不忍去,乐哉此迎逢。

何当中年留,回顾无宿舂。

(0)

解剡回家过陈公岭

漫仕当閒游,归程更自留。

岭高云送脚,路险石垂头。

家近听乡语,山分认水流。

溪桥聊小憩,双鹭去悠悠。

(0)

答前人用前韵来谢

庄老是堪师,浮生何日期。

空将书拄腹,安得药封脾。

年事老如我,岁寒交有谁。

偶然归不去,又被若人知。

(0)

挽黄提举震三章·其三

当年时事谁,咄咄赋归与。

同是无枝鹊,危如游釜鱼。

偷生盟世好,访远记山居。

已矣向谁恸,儿孙书满庐。

(0)

到白水有感

吾气已衰飒,兹行增惨悽。

近山云易雨,积水路如溪。

寒食纸钱树,旧游莎草畦。

颓墙独立久,百感付鹃啼。

(0)
诗词分类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秦韬玉 丰坊 黎简 林光朝 邓剡 郑樵 崔与之 刘孝威 蒋捷 罗适 钟惺 王羲之 张俞 魏徵 王安礼 赵祯 欧阳炯 于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