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古岐周治亦隆,凤凰千仞几梧桐。
我知此日文家意,不在秋荷数鸟中。
万古岐周治亦隆,凤凰千仞几梧桐。
我知此日文家意,不在秋荷数鸟中。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庄昶所作,名为《败荷鹡鸰为文二作》。诗中以“万古岐周治亦隆,凤凰千仞几梧桐”开篇,运用了典故和象征手法,将历史上的岐周盛世与凤凰、梧桐相联系,寓意着国家的繁荣昌盛与文化精神的高洁。接着,“我知此日文家意,不在秋荷数鸟中”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当代文人创作的见解,认为真正的文人心意并不在于对自然景物的简单描绘,而在于更深层次的精神追求与文化内涵的挖掘。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历史与现实,探讨了文化传承与个人精神境界的关系,体现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和对现代文人创作的独到见解。诗中寓含哲理,语言凝练,富有深意,展现了庄昶作为明代文人的深厚文化底蕴和独特艺术视角。
湛湛尊中酒,有功不自伐。
不伐人不知,我今代其说。
良将临大敌,前驱千万卒。
一箪投河饮,赴死心如一。壮士磨匕首,勇愤气咆?。
一酣忘报雠,四体如无骨。
东海杀孝妇,天旱踰年月。
一酌酹其魂,通宵雨不歇。
咸阳秦狱气,冤痛结为物。
千岁不肯散,一沃亦销失。
况兹儿女恨,及彼幽忧疾。
快饮无不消,如霜得春日。
方知曲糵灵,万物无与匹。
不厌东南望,江楼对海门。
风涛生有信,天水合无痕。
鹢带云帆动,鸥和雪浪翻。
鱼盐聚为市,烟火起成村。
日脚金波碎,峰头钿点繁。
送秋千里雁,报暝一声猿。
已豁烦襟闷,仍开病眼昏。
郡中登眺处,无胜此东轩。
三月十四夜,西垣东北廊。
碧梧叶重叠,红药树低昂。
月砌漏幽影,风帘飘闇香。
禁中无宿客,谁伴紫微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