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发千峰霁,清涵万里秋。
沧江天上落,明月镜中流。
眼与魂俱断,身依影独留。
为怜幽兴极,不见尔来游。
秀发千峰霁,清涵万里秋。
沧江天上落,明月镜中流。
眼与魂俱断,身依影独留。
为怜幽兴极,不见尔来游。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的作品,名为《游赏心亭寄虔州女弟》。从诗中可以看出,王安石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超的艺术造诣,将自然景物与个人情感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展现了诗人豁达的情怀和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
"秀发千峰霁"一句,以山峦如织、云雾缥缈的景象,形容自然界的美丽。"清涵万里秋"则描绘了秋天的空气清新,视野开阔,给人以明净澄澈之感。
"沧江天上落"和"明月镜中流"两句,则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将沧江比作天边流淌的银河,把明月比喻为水中的倒影,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通向宇宙之感。
"眼与魂俱断,身依影独留"一句,则透露出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深。这里的“眼”指的是视线,代表了望眼欲穿的渴望;“魂”则是精神,是内心深处的牵挂。而“身依影独留”,则形象地表达了即使身体留在现实世界,但灵魂早已飞向远方,与亲人相会。
最后,"为怜幽兴极,不见尔来游"一句,更是表达了诗人对亲人的深切同情和思念。在这里,“幽兴”指的是隐逸或清高的生活状态,而“不见尔来游”,则是说虽然自己身处偏远之地,却始终未能邀约心爱的人一同徜徉。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渴望,同时也展示了北宋时期文学家的审美观念,以及他们在表达个人情感方面的高超技巧。
素馨间末利,木犀和玉簪。
医来都屏去,头眩怕香侵。
大芋高荷半亩阴,玉英危缀碧瑶簪。
谁知一叶莲花面,中有将军剑戟心。
一路入岚堆,还惊禹凿开。
林无恶兽住,岩有好泉来。
云阵藏雷去,山根到海回。
莫辞登绝顶,南望即天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