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留题云门山雍熙院》
《留题云门山雍熙院》全文
宋 / 范仲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一路入岚堆,还惊禹凿开。

林无恶兽住,岩有好泉来。

云阵藏雷去,山根到海回。

莫辞登绝顶,南望即天台。

(0)
翻译
一路深入山峦叠嶂,仿佛还能感受到大禹开山的震撼。
树林中没有凶猛野兽出没,岩石间涌出清澈的泉水。
云雾如同军队般隐藏起雷电,山脉的根部延伸直抵大海。
不要推辞攀登到最高峰,向南望去就能看到天台山。
注释
岚堆:形容山峦重叠,云雾缭绕的地方。
禹凿开:大禹治水时开山辟路的传说。
恶兽:指凶猛的野生动物。
好泉:清澈甘甜的泉水。
云阵:比喻密集的云层。
雷去:指雷电被云层遮蔽。
山根:山脉的底部或根基。
天台:这里可能指的是天台山,中国著名的佛教名山。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范仲淹所作的《留题云门山雍熙院》。诗人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云门山的壮丽景色,展现出山势险峻、泉水清幽、云雾缭绕的自然风貌。首句“一路入岚堆”,形象地描绘了山路蜿蜒深入重重山岚之中的景象,给人以神秘而深邃的感受。次句“还惊禹凿开”则借用了大禹治水的传说,暗示了山势的险峻和历史的沧桑。

接下来的两句“林无恶兽住,岩有好泉来”,通过赞美山林的宁静与清幽,进一步渲染了山中环境的宜人。诗人运用对比的手法,强调了山中没有凶猛野兽,只有清澈的泉水,营造出一种祥和的氛围。

“云阵藏雷去,山根到海回”描绘了云雾变幻莫测,仿佛隐藏着雷电,而山脚下的溪流又仿佛直通大海,展现了大自然的雄浑与深远。

最后两句“莫辞登绝顶,南望即天台”,鼓励读者不畏艰难,勇攀高峰,从山顶俯瞰,仿佛可以望见天台山,寓意着登高望远的人生哲理,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对人生境界的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云门山的秀美风光,寓含了诗人的情感寄托和哲理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作者介绍
范仲淹

范仲淹
朝代:宋   字:希文   生辰:989-1052年

范仲淹(989年8月29日-1052年5月20日),字希文,汉族。苏州吴县人。北宋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幼年丧父,母亲改嫁长山朱氏,遂更名朱说。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范仲淹苦读及第,授广德军司理参军,迎母归养,改回本名。后历任兴化县令、秘阁校理、陈州通判、苏州知州等职,因秉公直言而屡遭贬斥。
猜你喜欢

代笼鸟语

我本无羁物,劳君爱念频。

飞鸣聊自适,饮啄每相亲。

绿树无知己,朱阑是故人。

何时成羽翰,花坞望来轮。

(0)

夜渡汉川感事

萧萧匹马入孤村,聚落无多拥县门。

风递爨烟迷白屋,雨驱行色滞黄昏。

戍空导火存婺妇,夜静惊人走弱孙。

难后凄凉不堪说,尚愁荒政隔重阍。

(0)

尊胜斋纪事

种成嘉树遍柴门,露叶烟条日可扪。

松果一庭檐瓦绿,教人错认是山村。

(0)

夜投资福寺

近径舍舟从,昏烟罨古松。

山开忽见寺,林静不闻钟。

宿鸟翻高树,明星动远空。

入门僧未起,禅室一灯红。

(0)

晓起

晓窗背林麓,芙容未全豁。

披发一夫閒,伤秋万蛩聒。

小人时正繁,君子道不达。

共居离索间,草木候霜杀。

(0)

阻雨七峪

昨过邓州里,合宿内乡堧。

雨积马蹄烂,水啮石齿穿。

多瘿防水土,常潦患山川。

雨乘风气作,一雨争流泉。

大河高于屋,凌昏树杪眠。

渡者慎无渡,田父何以田。

我亦山中人,与尔相忧煎。

(0)
诗词分类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诗人
祢衡 刘启 邹阳 班彪 路温舒 戴圣 向秀 鸠摩罗什 左丘明 韩非 庄周 李耳 荀子 李斯 曾参 吕不韦 公羊高 谷梁赤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