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阻雨七峪》
《阻雨七峪》全文
明 / 吕时臣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昨过邓州里,合宿内乡堧。

雨积马蹄烂,水啮石齿穿。

多瘿防水土,常潦患山川。

雨乘风气作,一雨争流泉。

大河高于屋,凌昏树杪眠。

渡者慎无渡,田父何以田。

我亦山中人,与尔相忧煎。

(0)
鉴赏

这首诗名为《阻雨七峪》,是明代诗人吕时臣所作。诗中描绘了诗人因雨阻滞在七峪的情景,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生活细节,展现了风雨中的艰难与无奈。

首句“昨过邓州里,合宿内乡堧”,点明了地点和时间,诗人昨日经过邓州,夜宿于内乡的边缘地带。接着,“雨积马蹄烂,水啮石齿穿”两句,生动地描绘了雨水积聚,使得道路泥泞不堪,连马蹄都陷入泥中难以自拔;雨水侵蚀着石头,使其表面如同被牙齿啃噬,形象地表现了雨水的威力。

“多瘿防水土,常潦患山川”两句,进一步描述了雨水对土地和山川的影响,说明了雨水过多会导致土地肥沃但易涝,山川则可能遭受洪水之患。接下来,“雨乘风气作,一雨争流泉”两句,揭示了雨水与风力相互作用,使得原本静止的泉水也变得湍急起来,仿佛在争夺流动的机会。

“大河高于屋,凌昏树杪眠”两句,将视角转向更为广阔的景象,大河的水位高涨,甚至超过了房屋的高度,夜晚的河面仿佛与树梢齐平,营造出一种壮阔而略带恐怖的氛围。“渡者慎无渡,田父何以田”两句,表达了因雨阻滞带来的实际问题,渡河者需谨慎,农民无法耕种,生活受到了严重影响。

最后,“我亦山中人,与尔相忧煎”两句,诗人自述身份,表示自己也是山中之人,与周围的人一同担忧和煎熬,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主题,同时也流露出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之情。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生活场景的刻画,展现了风雨中的自然景观和社会生活状态,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深刻理解和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关注。

作者介绍

吕时臣
朝代:明

一名时。明浙江鄞县人,字中父,一作仲父。工诗,亦工散曲。以避仇远游,历齐、梁、燕、赵间,为人贞介廉洁。客死涉县,卒年七十。有《甬东山人稿》。
猜你喜欢

次韵蔡天任十首·其二

幽人午枕梦清熟,书笔满床花自开。

儿童误起听脩竹,旧雨故人今不来。

(0)

横山堂二首·其一

早冠清朝玉笋班,忽乘归兴拂衣闲。

聊将诗酒关心地,尽占江湖在眼山。

人坐数州空翠下,月行万顷水云间。

当时范蠡曾知此,那得扁舟去不还。

(0)

徽州班春古岩寺呈诸僚友

揆日奉明诏,班春出孤城。

和风递鼓鼙,细雨迷旆旌。

渺渺度阡陌,溪山照人明。

幽花不孤芳,好鸟相应鸣。

陇麦已争秀,畦秧亦微萌。

食新知有期,及我凋瘵氓。

古寺依绝壁,林端列飞甍。

残僧四五人,静若无所营。

石室广百肘,嵌空自天成。

泉甘与茶宜,就挹岩下清。

伏槛肆遐瞩,归云入檐楹。

数农前致辞,貌野意则诚。

兹幸枉冠盖,使君岂无情。

频年苦饥虚,奚用恤此生。

守昔在闾里,先畴每躬耕。

起家三绝馀,谬忝符竹荣。

无术布宽大,低头愧鳏茕。

愿言同抚绥,永绝愁叹声。

(0)

颂古四十首·其三

涅槃一路同来往,寸步宁亏达本乡。

鹙子黠儿轻借便,由如哑子吃生姜。

月上女,太无良,不涂红粉自风光。

金锁玄关留不住,百尺竿头信脚行。

(0)

有令可干难闭户,无人堪访懒移舟。

(0)

驻跸扬州以提点刑狱公廨为尚书省礼部在西北隅卷书楼下甲戌年余尝寓止焉今寓直其下有感

三入南宫更白头,夜寒持被卷书楼。

那知趼足半天下,投老浮山省旧游。

(0)
诗词分类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诗人
林景熙 寇准 厉鹗 陈基 陈文蔚 沈曾植 项鸿祚 石介 陈允平 马祖常 袁凯 汤显祖 卢照邻 赵构 于石 李群玉 刘挚 段克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