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径舍舟从,昏烟罨古松。
山开忽见寺,林静不闻钟。
宿鸟翻高树,明星动远空。
入门僧未起,禅室一灯红。
近径舍舟从,昏烟罨古松。
山开忽见寺,林静不闻钟。
宿鸟翻高树,明星动远空。
入门僧未起,禅室一灯红。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探访福寺的宁静与神秘氛围。诗人以“近径舍舟从,昏烟罨古松”开篇,通过“近径”、“舍舟”、“昏烟”和“古松”的描绘,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归隐自然的意境。接着,“山开忽见寺,林静不闻钟”两句,山峦豁然开朗,寺庙赫然在目,而四周的树林却异常寂静,连寺庙的钟声都听不到,进一步强化了夜晚的宁静与神秘感。
“宿鸟翻高树,明星动远空”则通过动态的鸟儿翻飞与远处星空的闪烁,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性,同时也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宇宙的广阔。最后,“入门僧未起,禅室一灯红”描绘了诗人进入寺庙后的情景,僧人尚未起床,只有禅室中的一盏灯火照亮着寂静的夜晚,这一细节不仅体现了寺庙生活的清静,也暗示了内心的平静与超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夜晚探访寺庙的独特体验,以及对自然、宁静与内心世界的深刻感悟,充满了诗意与哲思。
卓哉全归子,离尘返冥极。
却观人世间,千载犹一息。
赠言在吾耳,风规良可则。
欲叩封禅书,探囊竟无得。
盛名不易居,直道我所遵。
虽枉嘉遁志,未渝白圭言。
罢钓出沧海,迥帆溯江濆。
城闉远灭没,风水屡崩奔。
萧条故交地,怆悢游子魂。
始雷茂阳泽,孤生限穷鳞。
沈翔自殊势,衰荣实同根。
战胜物可遗,目击道已存。
乘桴讵无取,绝弦难具论。
寄言同心子,毋徒念加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