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游夹山寺》
《游夹山寺》全文
明 / 戚继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塞门从古杂烟尘,丹鹫谁移佛土新?

属国已归东夏日,荒碑犹识上元春。

穿亭一水留僧供,夹寺三峰护法轮。

中有双钩看欲起,光芒夜夜动星辰。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戚继光在游览夹山寺时所见之景,以及对历史与自然的深刻感悟。

首联“塞门从古杂烟尘,丹鹫谁移佛土新?”以“塞门”、“烟尘”、“丹鹫”等意象,勾勒出古寺历经沧桑的景象,暗示着历史的变迁与佛教文化的传承。接着,“谁移佛土新”则引人思考,是对于佛土新生的疑问,或是对重建寺庙的赞叹,富有哲理意味。

颔联“属国已归东夏日,荒碑犹识上元春。”通过“属国”、“东夏日”、“荒碑”、“上元春”等词语,展现了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痕迹。属国,可能指古代的边疆地区,这里暗含着对边疆和平的向往;“东夏日”与“上元春”分别代表季节更替与节日庆典,象征着生命与希望的循环。

颈联“穿亭一水留僧供,夹寺三峰护法轮。”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画面:一条小溪穿过亭子,为僧侣提供生活所需;而三座山峰护卫着寺庙,象征着佛法的稳固与庇护。这一联既体现了自然与宗教的和谐共存,也寓意着修行者与自然界的紧密联系。

尾联“中有双钩看欲起,光芒夜夜动星辰。”以“双钩”比喻僧侣的智慧与修行,暗示他们内心的光芒能够照亮夜空,触动星辰。这不仅是对僧侣智慧与精神力量的赞美,也是对佛法普照世间、引导众生向善的颂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夹山寺及其周边环境的描绘,展现了历史的厚重、自然的美丽、宗教的深邃以及人性的光辉,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作者介绍
戚继光

戚继光
朝代:明   字:元敬   号:南塘   籍贯:山东登州

戚继光(1528年11月12日-1588年1月5日),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卒谥武毅。汉族,山东蓬莱人(一说祖籍安徽定远,生于山东济宁微山县鲁桥镇)。明朝抗倭名将,杰出的军事家、书法家、诗人、民族英雄。
猜你喜欢

陌上桑

青青陌上桑,叶叶带春雨。

已有催丝人,咄咄桑下语。

(0)

寄答黄伯亨

我马从东来,君车正西去。

有似风吹海上云,天际无心忽相遇。

与君相遇即相知,沥胆输肝无复疑。

虞卿岂顾双白璧,平原轻掷二美姬。

狂歌一斗酒,共醉六屏月。

拂曙登古台,慷慨与君别。

君行五岭南,我阻三山道。

何处我思君,天涯但芳草。

昨朝鸿雁下江烟,衔得君书置我前。

开缄拂冰雪,千里情洒然。

念昔与君多意气,相期岂作桃李妍。

鬷生立堂下,叔向知其贤。

袁弘发朗咏,谢公遂回船。

丈夫一语苟有合,何必结交穷岁年。

我有古干将,锈涩久弃捐。

宁甘困泥滓,耻为儿女怜。

君有长歌向余写,我将古调为君宣。

月明洞口鸣风泉,清商一曲付哀弦。

云山麋鹿可为侣,纷纷薄俗何其偏。

(0)

金台岁暮有怀

寒尽天涯岁又新,一尊孤赏帝城春。

悬知江畔寻梅路,踏雪吟行少一人。

(0)

残春

家亡国破此身留,客馆春寒却似秋。

雨里苦愁花事尽,窗前犹噪雀声啾。

群心已惯经离乱,孤注方看博死休。

袖手沉吟待天意,可堪空白五分头。

(0)

庆全庵桃花

寻得桃源好避秦,桃红又是一年春。

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

(0)

冬至感怀

衔泣想慈颜,感物哀不平。

自古九泉死,靡随新阳生。

禀命异草木,彼将羡勾萌。

人实嗣其世,一衰复一荣。

(0)
诗词分类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诗人
陈谟 戴良 张羽 王建 蔡襄 唐顺之 刘鹗 陈傅良 杜荀鹤 李光 陶渊明 黄玠 胡俨 魏野 程颂万 黄溍 刘过 吕岩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