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界里,有取总灾危。
普愿从生同我愿,能于空有善思惟。三宝共住持。
三界里,有取总灾危。
普愿从生同我愿,能于空有善思惟。三宝共住持。
这段文字出自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的作品《望江南(其四)归依三宝赞》。诗中“三界”指的是欲界、色界和无色界,即佛教中的宇宙分类,代表了不同层次的存在境界。“取总灾危”表达了作者希望从这三界中解救一切苦难与灾厄。
“普愿从生同我愿,能于空有善思惟。”这一句表达了作者的广大愿望,希望所有众生都能够和自己一样,拥有美好的心念,能够在空无之境中保持善良的思考。这里的“空”可能指的是佛教中的“空性”,即万物皆为空,强调了内心的清净与智慧。
最后,“三宝共住持。”则是表达对佛教三宝(佛、法、僧)的尊崇和依赖。作者希望通过对三宝的共同信仰和持咏,可以得到心灵的支持和安慰。
整首诗体现了王安石深厚的佛学修养和他对于佛法的信仰,以及他内心对于普度众生、消灾除难的美好愿望。
微雨催花,秾烟酿柳,韶光又近清明。
闲门要路,芳草一时生。
北雁翩翩南去,故园隔、千里含情。
东风里,可人清听,新啭上林莺。
玉堂春昼永,游丝乳燕,相逐轻盈。
将彩毫频试,漫写生平。
惟有丹心恋阙,江湖梦、几度难凭。
揽青铜,渐看华发,岁月迅堪惊。
绣甸春浓,酒帘外、青山无数。
还记得、桃花满院,刘郎前度。
红烛画桡临别酒,碧箫残雨相思路。
看韶光、零落断桥边,斜阳暮。无限景,烟中树。
无限意,风前絮。对澄湖如镜,玉人何处。
艳影尚疑花欲笑,丽情只有莺能诉。
叹西泠、松柏自年年,风流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