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见天子面,不如双盲人。
贾生对文帝,终日犹悲辛。
夫子亦如盲,所以空泣麟。
有时独斋心,髣髴梦称臣。
梦中称臣言,觉后真埃尘。
东京有眼富不如,西京无眼贫西京。
无眼犹有耳隔墙,时闻天子车辚辚。
辚辚车声辗冰玉,南郊坛上礼百神。
西明寺后穷瞎张太祝,纵尔有眼谁尔珍。
天子咫尺不得见,不如闭眼且养真。
未见天子面,不如双盲人。
贾生对文帝,终日犹悲辛。
夫子亦如盲,所以空泣麟。
有时独斋心,髣髴梦称臣。
梦中称臣言,觉后真埃尘。
东京有眼富不如,西京无眼贫西京。
无眼犹有耳隔墙,时闻天子车辚辚。
辚辚车声辗冰玉,南郊坛上礼百神。
西明寺后穷瞎张太祝,纵尔有眼谁尔珍。
天子咫尺不得见,不如闭眼且养真。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孟郊的作品,通过对比有眼无眼的人生境遇,表达了诗人对于无法见到皇帝、实现政治理想的悲哀和无奈。全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充满了深沉的哲理思考。
诗中的“未见天子面,不如双盲人”直接点出了主题,即没有亲眼看到天子的荣耀,比起那些生而失明的人来说,更感到痛苦和遗憾。接着,通过对历史上贾谊与文帝故事的提及,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无力感。
“夫子亦如盲,空泣麟”中,“夫子”指的是孔子,表达了即使是圣人也无法预知未来,徒留悲伤。诗人在独自斋心时,仍旧会梦到自己作为臣子侍奉君王的场景,但醒来后一切又变成了虚幻。
“东京有眼富不如,西京无眼贫西京”两句,通过对比两种境遇,指出有眼睛但不能看到真实的世界,与没有眼睛但心灵清明的人相比,后者更为珍贵。紧接着,“无眼犹有耳隔墙,时闻天子车辚辚”表达了即使是盲人,也能通过听觉感受到皇帝威严的存在,这种间接的感受反而让人感到更加的渺小和悲凉。
最后两句“西明寺后穷瞎张太祝,纵尔有眼谁尔珍。天子咫尺不得见,不如闭眼且养真”中,诗人提到了一位住在西明寺后的盲人张太祝,即使你有眼睛,又有什么用呢?既然无法亲眼看到皇帝,那就不如闭上眼睛,保养自己的真心。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比和反复,展示了诗人对于政治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落差,以及个人在面对权力时的无奈和悲哀。
仓廪实而弗知民之饥,是上慢而残下。
知民饥而仓廪弗实,何有乎耕九而馀三也。
弗知岂明,弗实岂康。
曰此日为填仓,念灾馀兮江乡。
纵发帑而截粮,愁济救之无方。
大官典常,岁华传庆。刲豕烹羊,眷然南望。
玉食弗遑,蒿目徬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