蚖膏鹤燄千重艳,鸡踏龙衔万种奇。
最爱鹿鸣青嶂外,分明鼓瑟谱周诗。
蚖膏鹤燄千重艳,鸡踏龙衔万种奇。
最爱鹿鸣青嶂外,分明鼓瑟谱周诗。
这首诗描绘了万树园中灯火辉煌的景象,通过“蚖膏鹤焰”、“鸡踏龙衔”等奇特意象,展现出丰富的色彩与形态。其中,“蚖膏鹤焰千重艳”一句,以“蚖膏”和“鹤焰”两种不常见的元素,营造出瑰丽而神秘的氛围;“鸡踏龙衔万种奇”则进一步扩展了这种奇幻感,鸡与龙的结合,赋予了画面以动态与想象空间。
“最爱鹿鸣青嶂外”一句,将视线从灯火辉煌的中心地带转向远处的山峦,鹿鸣声在青翠的山峰之外回荡,为这幅宏大的画面增添了一抹宁静与和谐。鹿作为自然界中的生物,其鸣叫往往象征着自然界的生机与和谐,与灯火的繁华形成对比,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向往与珍视。
最后,“分明鼓瑟谱周诗”一句,以“鼓瑟”这一古代音乐活动,联想到《诗经》中的内容,暗示了在这灯火辉煌的场景中,不仅有视觉上的盛宴,还有文化的传承与诗意的表达。鼓瑟之声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周代诗歌,将历史的韵味融入现代的景致之中,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传统美学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巧妙的联想,构建了一个既充满现代感又富含文化底蕴的场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文化美以及生活艺术化的独特见解。
溪友相呼上钓舟,藕花菱叶思悠悠。
好诗已在前山寺,写放参寥石井头。
半溪松黄堆碧波,狂夫于此欲如何。
洞天春晚归不得,司马悔桥芳草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