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感秋六首·其五》
《感秋六首·其五》全文
宋 / 郑獬   形式: 古风

林杪一蝉噪,翛翛凉风来。

清响断复连,裂耳增馀哀。

浩露洗明月,珠树凉璀璀。

蜕飞各有时,讵能人力裁。

儒生守文字,舌腐犹蒿莱。

空肠贮古书,独立谁为媒。

咄哉丈夫气,胡为久徘徊。

(0)
翻译
树林梢头蝉鸣起,凉风徐徐吹过。
蝉声时断时续,刺耳又添悲凉。
明亮的月光洗净夜色,如明珠般闪烁的树木清凉照人。
蝉儿蜕变各有其时,怎能人为掌控。
读书人拘泥于文字,言论枯竭如同野草。
满腹经纶却无处施展,独自一人又能找谁做伙伴。
哎呀,男子汉应有的气概,为何长久犹豫不决?
注释
杪:树梢。
翛翛:形容清凉、自在。
裂耳:刺耳。
浩露:明亮的露水。
蜕飞:蝉蜕皮后飞翔。
儒生:古代读书人。
舌腐:言论枯竭。
蒿莱:野草,比喻困厄境地。
媒:伙伴,引路人。
鉴赏

这首宋朝郑獬的《感秋六首(其五)》描绘了秋天夜晚的景象和诗人内心的感慨。首句“林杪一蝉噪”,以单一蝉鸣声点出秋夜的寂静,"翛翛凉风来"则暗示着微凉的秋意。接着,“清响断复连”写蝉鸣时断时续,仿佛在诉说无尽的哀愁,"裂耳增馀哀"更显其悲凉。

诗人由蝉联想到月亮,“浩露洗明月”,明亮的月光被露水洗净,营造出清冷的氛围。“珠树凉璀璀”比喻月光如珠,晶莹清凉,进一步强化了秋夜的静谧与寒意。接下来,诗人借蝉的蜕变表达自然规律,“蜕飞各有时,讵能人力裁”,暗示人生也有其不可违抗的变化。

诗中对儒家学者的处境有所讽刺,“儒生守文字,舌腐犹蒿莱”,形容他们困于经书,生活贫瘠。诗人自比,“空肠贮古书,独立谁为媒”,表达了孤独无依的境况,无人理解或引荐。最后两句“咄哉丈夫气,胡为久徘徊”,诗人发出感叹,质问为何自己壮志未酬,长久地犹豫不决。

整首诗通过秋夜景色的描绘,寓言式的蝉鸣,以及对自身境遇的反思,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感慨和无奈的情绪。

作者介绍

郑獬
朝代:宋   号:云谷   籍贯:虔化   生辰:1022——1072

郑獬(1022——1072)字毅夫,号云谷,虔化人,江西宁都梅江镇西门人,因他的祖父前往湖北安陆经商,便寄居于此。商籍人安陆,详载宁都州志,少负售才词章豪伟,宋皇祐壬辰科举人,癸巳状元及第,初试国子监谢启曰,李广才气自谓无双。
猜你喜欢

寄题不碍云轩二首·其二

驾鹤归三岛,骑麟入九霄。

祗应明月夜,来此坐吹箫。

(0)

游卧龙山

日长春老职司閒,纵辔因寻负郭山。

花气半飘青霭外,泉声多在白云间。

香灯肃肃严僧事,钟梵萧萧爽客颜。

坐有诗人樽有酒,拟抛城市宿禅关。

(0)

题石好山诗卷

得趣贪山好,山翁清更癯。

琴诗立门户,姓字出江湖。

步月寻松子,锄烟补菊株。

相携多道义,谁可与同徒。

(0)

到郴

眼界山逾碧,腰舆步转高。

未疑禦魑魅,自笑尹鼯猱。

末路成三折,衰年感二毛。

次山虽漫仕,安敢遽辞劳。

(0)

绝句

高枕形骸外,空江何限情。

落叶不成调,半夜起秋声。

(0)

隐居

得失两忘机,何心问是非。

难求斩马剑,且守钓鱼矶。

鹤瘦添新料,儿寒补旧衣。

诗成兴飘逸,天外片云飞。

(0)
诗词分类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诗人
常纪 储巏 梁宪 朱浙 袁绶 贡师泰 郭辅畿 王镃 何振岱 周是修 仲并 李时勉 俞彦 王松 张家玉 沈遘 袁燮 黄燮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