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长春老职司閒,纵辔因寻负郭山。
花气半飘青霭外,泉声多在白云间。
香灯肃肃严僧事,钟梵萧萧爽客颜。
坐有诗人樽有酒,拟抛城市宿禅关。
日长春老职司閒,纵辔因寻负郭山。
花气半飘青霭外,泉声多在白云间。
香灯肃肃严僧事,钟梵萧萧爽客颜。
坐有诗人樽有酒,拟抛城市宿禅关。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在春天游历卧龙山的景象和心境。诗中的意象丰富,语言优美,流露出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内心世界的宁静。
"日长春老职司閒,纵辔因寻负郭山。" 这两句开篇便设定了一种闲适自在的情境,长日春光照耀着古老的官府废墟,诗人驾驭着马车,在城郊游走,寻找那隐逸于山的美好。
"花气半飘青霭外,泉声多在白云间。" 花香随风飘散在清新的空气之中,而泉水的声音则回响在飘渺的白云之间,这两句生动地描绘了春天山野中的景色和声音。
"香灯肃肃严僧事,钟梵萧萧爽客颜。" 这里写到了寺庙中僧侣们举行仪式的情形,香烟缭绕,僧人们正襄襄地处理着宗教仪式,而寺院的钟声清脆,给远方来的旅人带来了一丝慰藉。
"坐有诗人樽有酒,拟抛城市宿禅关。" 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的心愿,他希望能够在这宁静的山中与僧侣们共度时光,享受自然之美,暂时抛弃尘世的纷扰。
整首诗流露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和向往。通过对春天山野景色的细腻描绘,诗人传达了一种超脱红尘、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情感和境界。
归舟转河曲,稍见楚山苍。
候吏来迎客,吴音已带乡。
言从谢康乐,先献鲁灵光。
已击三千里,何须四十强。
风流半刺史,清绝校书郎。
到郡诗成集,寻溪水溅裳。
芒鞋随采药,茧纸记流觞。
海静蛟鼍出,山空草木长。
宦游无远近,民事要更尝。
愿子传家法,他年请尚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