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谪江南岸,万里修烝尝。
三子留二子,嵩少道路长。
累以二孀女,辛勤具糇粮。
谁令南飞鸿,送汝至我旁。
饥寒不能病,气纾色亦康。
拊背问家事,嗟我久已忘。
力耕当及春,无为久南方。
还家语诸女,素刚非王章。
老谪江南岸,万里修烝尝。
三子留二子,嵩少道路长。
累以二孀女,辛勤具糇粮。
谁令南飞鸿,送汝至我旁。
饥寒不能病,气纾色亦康。
拊背问家事,嗟我久已忘。
力耕当及春,无为久南方。
还家语诸女,素刚非王章。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所作的《次迟韵二首》中的第一首。诗中,作者以自述的方式,表达了被贬江南的孤独与思亲之情。他感叹自己被流放到遥远的地方,万里之外只能独自进行祭祀活动。尽管有两个儿子留下,但路途遥远,他牵挂起另外两个女儿,担心她们在家中生活艰辛,辛勤准备食物。诗人以南飞的大雁自比,希望鸿雁能将他的思念带到孩子们身边。
他在诗中提到,虽然身处困境,饥饿和寒冷并未使他生病,反而因为精神上的宽慰,面色依旧健康。他询问家中的情况,感慨自己已经太久没有关心这些琐事。他鼓励自己要趁春天努力耕作,不要长久滞留南方。最后,他对女儿们说,自己的坚韧并非出自王者的威严,而是出于对家庭的责任和对亲人的关爱。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朴素,展现了苏辙在逆境中的坚韧和对家人的深深挂念,体现了古代文人墨客的家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