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留别之望舍弟》
《留别之望舍弟》全文
唐 / 宋之问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同气有三人,分飞在此晨。

西驰巴岭徼,东去洛阳滨。

强饮离前酒,终伤别后神。

谁怜散花萼,独赴日南春。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liúbiézhīwàngshè
táng / sòngzhīwèn

tóngyǒusānrénfēnfēizàichén
西chílǐngjiǎodōngluòyángbīn

qiángyǐnqiánjiǔzhōngshāngbiéhòushén
shuíliánsànhuāènánchūn

翻译
三位情投意合的朋友,在这个清晨即将各奔东西。
一个向西奔向巴岭的边疆,一个向东前往洛阳的河畔。
勉强喝下离别前的酒,终究难以承受别后的伤感。
谁能同情这散落的花瓣般的我们,我独自一人面对着南方春天的温暖。
注释
同气:情投意合的朋友。
三人:三个人。
分飞:分离,各奔东西。
此晨:这个清晨。
西驰:向西行进。
巴岭徼:巴岭,泛指四川、云南一带的山岭,徼指边界。
东去:向东行。
洛阳滨:洛阳附近的河边,滨指水边。
强饮:勉强喝下。
离前酒:离别前的酒。
终伤:最终会感到悲伤。
别后神:分别之后的精神状态,这里指心情。
谁怜:谁来同情。
散花萼:比喻分散的朋友,花萼指花的托片,喻指朋友间的紧密关系已散。
独赴:独自前往。
日南春:日南,古代郡名,今越南中部,这里泛指南方,春指温暖的季节,象征孤独面对未来。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离别的忧伤情怀,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来表达诗人内心的情感。"同气有三人,分飞在此晨"一句,表明了与亲朋好友共同生活、共享天地之气,但最终不得不各奔东西,独自面对清晨的离别。"西驰巴岭徼,东去洛阳滨"则进一步描绘了朋友们分飞四散的情景,有的人向西远行至巴岭之间,有的人则东行直达洛阳城外。

诗人在离别之际,提醒自己要强作欢颜,"强饮离前酒",似乎是在用酒来麻痹心中的哀伤,但这种努力掩饰的情感终究无法完全释放,只能是"终伤别后神"。这里的"神"指的是精神或情绪,表明了离别带来的深刻影响。

最后两句"谁怜散花萼,独赴日南春"则显露出诗人对那些已经凋零、无人问津的落花的同情,以及自己孤单一人前往南方去迎接即将到来的春天。这里的"日南春"隐含着一种对于未来的渴望和期待。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和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诗人对朋友离别的深切哀思,以及面对未来时的心理状态,是一首充满情感色彩的送别之作。

作者介绍
宋之问

宋之问
朝代:唐   字:延清   籍贯:汾州(今山西汾阳市)   生辰:约656 — 约712

宋之问(约656 — 约712),字延清,名少连,汉族,汾州(今山西汾阳市)人,初唐时期的诗人,与沈佺期并称“沈宋”。唐高宗上元二年(675),进士及第,当时掌握实权的是武则天,富有才学的宋之问深得赏识,被召入文学馆,不久出授洛州参军,永隆元年(681), 与杨炯一起进入崇文馆任学士。与陈子昂、卢藏用、司马承祯、王适、毕构、李白、孟浩然、王维、贺知章称为仙宗十友。 
猜你喜欢

金行宜肃爽,胡然云屡作。

溽暑究已退,晚每殷霞脚。

予意虑蒸霖,有碍南亩穫。

嘉种近西成,秋阳望时暴。

今朝喜薄雾,兆晴氛渐霩。

卓午果朗然,清辉悬煜爚。

金风忽飒沓,郢气已澄廓。

公超术信灵,丰隆势已弱。

慰意对高秋,属吟寄所托。

(0)

晚晴落照

湘云徂已弱,金风吹正健。

白帝肃车舆,预日先传信。

下舂朗西山,明霞色殷缙。

辉天争日丽,莹波延月印。

蝉噪绿梧高,蝶栩紫兰喷。

宜旸既惬怀,乐赏秋光嫩。

(0)

排日

排日诗章似例成,底须向导纪行程。

括题略遍燕兮晋,取义相兼粗与精。

祗以寄怀宵旰共,那期中律鬼神惊。

较来幸胜常年者,志喜频因若雨晴。

(0)

即事

即事书怀亦可欣,底须纂组博能文。

景光今昔停鞭验,流水东西度岭分。

枫叶曾看红黯淡,松枝无改翠絪缊。

招提更在云深处,只放钟声下界闻。

(0)

临董文敏傲北苑秋山二首·其一

钟陵山色落秋风,蛰水龙云飘渺中。

八百年来一宗派,画禅片席让思翁。

(0)

点绛唇

燕子才来,海棠红退春将暮。

倚阑无语,一院荼蘼雨。人去天涯,梦也无凭据。

将谁诉,乱愁如絮,飞遍江南路。

(0)
诗词分类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诗人
老舍 顾随 沈祖棻 北朝民歌 唐玄宗 南朝民歌 唐琬 金庸 苏武 齐已 僧皎然 朱庆余 郁达夫 郭沫若 陶宏景 王珪 乾隆 梁羽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