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是檀栾池上枝,何缘殊色污胭脂。
轻阴却讶繁红藉,劲节难随大绛移。
结实定为朱凤食,腾空堪作赤龙骑。
多应血染湘妃泪,赋客梁园总未知。
亦是檀栾池上枝,何缘殊色污胭脂。
轻阴却讶繁红藉,劲节难随大绛移。
结实定为朱凤食,腾空堪作赤龙骑。
多应血染湘妃泪,赋客梁园总未知。
这首诗以朱竹为主题,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与象征手法,描绘了朱竹的独特魅力与寓意。开篇“亦是檀栾池上枝”,以“檀栾”形容竹子的高雅姿态,将朱竹置于池边,营造出一种清幽而富有生机的环境。接着,“何缘殊色污胭脂”,通过对比,强调朱竹不同于寻常之色,其红艳独特,不似胭脂般俗艳,展现出朱竹的高贵与自然之美。
“轻阴却讶繁红藉,劲节难随大绛移。”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朱竹在轻柔云雾中的静美,以及其坚韧不屈的品质,即使在大红的背景下也难以与其相比,突显了朱竹独立特行的个性。接下来,“结实定为朱凤食,腾空堪作赤龙骑。”通过朱竹结出的果实被朱凤食用,以及其能够腾空成为赤龙的坐骑,赋予了朱竹神话般的色彩,象征着其非凡的价值与地位。
最后,“多应血染湘妃泪,赋客梁园总未知。”这里借用了湘妃泪和梁园的故事,暗示朱竹可能承载着深厚的情感与文化意义,但似乎并未被广泛知晓或理解,表达了对朱竹独特魅力未能被充分认识的遗憾。整首诗通过对朱竹的细腻描绘与象征性解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与对独特事物价值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