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长安秋暮》
《长安秋暮》全文
明 / 胡应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万户西风急暮砧,钱塘秋色梦中寻。

毫端漫诧相如璧,橐里谁操郭隗金。

长信宫寒云漠漠,华阳社远日沈沈。

登高且逐黄花醉,遮莫霜华入鬓心。

(0)
鉴赏

这首《长安秋暮》由明代诗人胡应麟所作,描绘了深秋时节长安城的凄美景象,情感深沉,意境深远。

首句“万户西风急暮砧”,以“西风”点明季节与时间,渲染出秋风萧瑟的氛围;“急暮砧”则借捣衣声,暗示着离别与思念的情绪,营造了一种苍凉而哀婉的意境。接下来,“钱塘秋色梦中寻”,将思绪从现实拉回梦境,寄托了对远方或逝去的美好时光的怀念,使得整首诗的情感层次更加丰富。

“毫端漫诧相如璧,橐里谁操郭隗金。”这两句运用典故,以司马相如的玉璧和郭隗的黄金为喻,表达了对才华与财富的向往,同时也暗含着对现实与理想的矛盾与挣扎。通过对比,诗人流露出对自身境遇的感慨与无奈。

“长信宫寒云漠漠,华阳社远日沈沈。”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秋日的凄清氛围,长信宫的寒云与华阳社的日落,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色,也象征着人生的孤独与落寞。通过空间的延展,诗人将个人的情感融入更广阔的历史与宇宙之中,增加了诗歌的哲理性。

最后,“登高且逐黄花醉,遮莫霜华入鬓心。”在这样的秋日里,诗人选择登高赏菊,借酒浇愁,试图在自然美景中暂时忘却忧愁。然而,霜华入鬓,岁月无情,即便是短暂的欢愉也无法阻挡时间的流逝。这一句既是对自然现象的描述,也是对生命无常的深刻反思,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短暂与美好的珍惜之情。

综上所述,《长安秋暮》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面对秋日萧瑟之景时复杂而深沉的情感世界,既有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与怀念,也有对现实困境的无奈与挣扎,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胡应麟

胡应麟
朝代:明   字:元瑞   号:少室山人

(1551—1602)明金华府兰溪人,字元瑞,号少室山人,更号石羊生。万历间举人,久不第。筑室山中,购书四万余卷,记诵淹博,多所撰著。曾携诗谒王世贞,为世贞激赏。有《少室山房类稿》、《少室山房笔丛》、《诗薮》。
猜你喜欢

庙学落成

斯文天末器,吾道有时厄。

方嗟凤兮衰,遽叹麟也获。

继遭秦焚书,又被鲁坏宅。

迩来天下事,多自马上得。

不修下车礼,不献在泮馘。

不授羽林经,不讲博士席。

旁若没字碑,肯见一逢掖。

偶因长乐老,尽挟兔园册。

及见中选人,始知为学益。

学者如牛毛,自古数濩泽。

连年取青紫,易于地芥拾。

争将逸驾攀,遂向塞路辟。

挥之无倚门,从者皆入室。

肃肃俎豆风,洋洋弦歌邑。

几时复论秀,四海望偃伯。

术能向者谁,世无秋风客。

(0)

王子端云近来徒觉无佳思纵有诗成似乐天其小乐天甚矣予亦尝和为四绝·其四

百斛明珠一一圆,丝毫无恨彻中边。

从渠屡受群儿谤,不害三光万古悬。

(0)

再致故园述怀五绝·其二

荒陂依约认田园,松菊存亡不必论。

我自无心更怀土,不妨犹有未招魂。

(0)

五岳观四绝·其一昼

浏浏清风下曲阿,亭亭午影转庭柯。

帘钩不捲通明处,时有流莺趁蝶过。

(0)

题东坡与佛印帖

鲁公食粥已数月,苏子探囊无一钱。

身后胡椒八百斛,尔曹堪笑亦堪怜。

(0)

下直

绿槐影里鸟呼风,退食凉生襟袖中。

满地绿苔承步幛,楸花无蒂落深宫。

(0)
诗词分类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诗人
周容 庄忌 茅坤 曹希蕴 庞德公 刘崧 贾昌朝 黄福 陈文龙 王清惠 聂胜琼 木青 梅之焕 张昪 蔡薿 黎培敬 吴迈远 刘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