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红毛井》
《红毛井》全文
清 / 黄赞钧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荷人凿井得甘泉,一勺清湛闹市边。

遗址不随桑海变,怒蛙水浅哭窥天。

(0)
鉴赏

这首诗《红毛井》由清代末年至近现代初的诗人黄赞钧所作,通过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一处井水甘甜、环境独特的场景,并融入了历史变迁与自然生态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以及对历史遗迹的感慨。

首句“荷人凿井得甘泉”,以“荷人”这一形象生动地描述了古人开凿井水的过程,既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也暗示了井水的珍贵和来之不易。接着,“一勺清湛闹市边”一句,将这口井置于繁华喧嚣的都市之中,形成鲜明对比,强调了井水的纯净与城市的嘈杂形成鲜明对比,凸显了自然之美的宁静与和谐。

“遗址不随桑海变,怒蛙水浅哭窥天”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前句“遗址不随桑海变”表达了对历史遗迹的尊重与怀念,即使城市面貌不断变迁,但某些历史的痕迹依然存在,提醒人们不忘过去。后句“怒蛙水浅哭窥天”则通过拟人化的手法,描绘了青蛙因井水浅而发出的哀鸣,既是对自然生态变化的敏感反映,也是对人类活动可能带来的环境破坏的隐喻,警示人们保护自然环境的重要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一处井水的描写,巧妙地融合了自然景观、历史变迁与生态保护的主题,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与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

作者介绍

黄赞钧
朝代:清

猜你喜欢

诗三百三首·其二一八

养子不经师,不及都亭鼠。

何曾见好人,岂闻长者语。

为染在薰莸,应须择朋侣。

五月贩鲜鱼,莫教人笑汝。

(0)

与崔二十一游镜湖寄包贺二公

试览镜湖物,中流到底清。

不知鲈鱼味,但识鸥鸟情。

帆得樵风送,春逢谷雨晴。

将探夏禹穴,稍背越王城。

府掾有包子,文章推贺生。

沧浪醉后唱,因此寄同声。

(0)

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七首·其一

有客有客字子美,白头乱发垂过耳。

岁拾橡栗随狙公,天寒日暮山谷里。

中原无书归不得,手脚冻皴皮肉死。

呜呼一歌兮歌已哀,悲风为我从天来。

长镵长镵白木柄,我生托子以为命。

黄独无苗山雪盛,短衣数挽不掩胫。

此时与子空归来,男呻女吟四壁静。

呜呼二歌兮歌始放,邻里为我色惆怅。

有弟有弟在远方,三人各瘦何人强。

生别展转不相见,胡尘暗天道路长。

东飞鴐鹅后鹙鶬,安得送我置汝旁。

呜呼三歌兮歌三发,汝归何处收兄骨。

有妹有妹在钟离,良人早殁诸孤痴。

长淮浪高蛟龙怒,十年不见来何时。

扁舟欲往箭满眼,杳杳南国多旌旗。

呜呼四歌兮歌四奏,林猿为我啼清昼。

四山多风溪水急,寒雨飒飒枯树湿。

黄蒿古城云不开,白狐跳梁黄狐立。

我生何为在穷谷,中夜起坐万感集。

呜呼五歌兮歌正长,魂招不来归故乡。

南有龙兮在山湫,古木巃嵸枝相樛。

木叶黄落龙正蛰,蝮蛇东来水上游。

我行怪此安敢出,拔剑欲斩且复休。

呜呼六歌兮歌思迟,溪壑为我回春姿。

男儿生不成名身已老,三年饥走荒山道。

长安卿相多少年,富贵应须致身早。

山中儒生旧相识,但话宿昔伤怀抱。

呜呼七歌兮悄终曲,仰视皇天白日速。

(0)

和荅弟志和渔父歌

乐是风波钓是闲,草堂松径已胜攀。

太湖水,洞庭山,狂风浪起且须还。

(0)

石榴歌

蝉噪秋枝槐叶黄,石榴香老愁寒霜。

流霞包染紫鹦粟,黄蜡纸裹红瓠房。

玉刻冰壶含露湿,斓斑似带湘娥泣。

萧娘初嫁嗜甘酸,嚼破水精千万粒。

(0)

晚题东林寺双池

向晚双池好,初晴百物新。

袅枝翻翠羽,溅水跃红鳞。

萍汎同游子,莲开当丽人。

临流一惆怅,还忆曲江春。

(0)
诗词分类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诗人
刘细君 吉中孚 苏涣 陈尧咨 苏佑 李绂 黄绍箕 陈叔达 关盼盼 赵顼 李忱 刘义隆 鲍寿孙 窦叔向 刘伶 陈玉璂 宝鋆 孟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