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奉诚园闻笛》
《奉诚园闻笛》全文
唐 / 窦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曾绝朱缨吐锦茵,欲披荒草访遗尘。

秋风忽洒西园泪,满目山阳笛里人。

(0)
注释
奉诚园:原是唐代中兴名将马燧(726—795)的园苑,在长安安邑坊内。
此诗题注:园,马侍中故宅。
“曾绝”句:此句有两处用典。
一处为“绝朱缨”,用楚庄王典故。
披:分开。
遗尘:指前人行动所留的痕迹。
西园:东汉末年曹植所建,故址在今河北临漳。
当时曹植建西园和建安诸诗友宴游。
经乱,曾参会的刘桢重至感怀乃至潸然泪下。
山阳笛:晋向秀和嵇康、吕安友善,后嵇、吕皆被杀,向秀西归过嵇康旧居,听有人吹笛,声嘹亮,因忆旧游,作《思旧赋》,中有“经山阳之旧庐”。
后成物是人非之典故。
翻译
马燧就像楚庄王和丙吉那样仁厚贤良,我拨开荒草前来寻访这位先贤的遗迹。
秋风中传来的阵阵笛声让人留下泪水,此时的我不禁深深地怀念着先贤马燧。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怀古幽思的情景。开篇“曾绝朱缨吐锦茵”用鲜明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过去美好事物的追忆,朱缨指的是丝缕中的红色线头,比喻历史的痕迹和传统文化,而“吐锦茵”则形容其精美绝伦。接着,“欲披荒草访遗尘”表达了诗人对往昔时光的探寻之心,尽管时间流逝,一切已被荒凉的野草所覆盖,但依旧不愿放弃那份对于历史的眷恋。

“秋风忽洒西园泪”则转换了一种情感,秋风不仅带来了凉爽,更象征着悲伤和离别,它在西园中洒落,就像是天空为逝去的美好而流下的泪水。最后,“满目山阳笛里人”进一步渲染了这一氛围,诗人眼前尽是山野之景,而那悠扬的笛声似乎在诉说着古往今来的故事,让听者仿佛能从中感受到那些不见已久的人影。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借助季节(秋风)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文化传承以及个人记忆的深切情感。其语言优美,意境淡远,是一首典型的怀古抒情之作。

作者介绍

窦牟
朝代:唐   籍贯:扶风平陵(今陕西咸阳)   生辰:749-822

窦牟(749-822)字贻周,扶风平陵(今陕西咸阳)人。贞元进士,历任留守判官。尚书都官郎中,泽州刺史,终国子司业。历河阳、昭义从事,检校水部郎中,赐绯,再为留守判官。入为都官郎中,出为泽州刺史,入为国子祭酒。长庆二年卒,时年七十四。子周余,大中年秘书监。 
猜你喜欢

寒山拾得颂

智行无端堕浊尘,两家欢喜一家嗔。

閒吟冷笑皆饶舌,何待丰干说向人。

(0)

挽陈德山·其四

一饭斋僧具百珍,千金布地不辞贫。

庭前老树曾生耳,多少虚消信施人。

(0)

送六幻师归珠崖东山·其五

多异山中白额虎,龙池池上赤梢鱼。

相逢为致殷勤意,别后枯禅已废书。

(0)

初住大通寄华林法属

偶寻江介宿荒庵,回首城中见盍簪。

烟雨有时迷穗石,风波无路阻鹅潭。

木鸡老去慵司晓,白雁秋来早向南。

家在华林归未得,欲酬恩遇愧同参。

(0)

螺峰晚望

岫云高去雁低飞,竹杖扶身上翠微。

带露摘茶香湿袖,入林收栗棘牵衣。

经旬鸟道生苔藓,昨夜螺岩老蕨薇。

独立孤峰人不见,一声吹角老僧归。

(0)

丹霞十二咏·其七镜沼荷花

春雨迟开白藕花,看花人早入丹霞。

磨砖作镜成双沼,习坎兼山总一家。

十丈如船归玉井,半空和月印金沙。

老僧久在山中住,待剪荷裳度岁华。

(0)
诗词分类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诗人
窦光鼐 桓温 薛莹 虞羲 雍裕之 冯班 綦毋潜 周亮工 易祓 李贤 李文田 侯方域 蓝鼎元 江为 郑畋 赵昀 梁潜 刘方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