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岭寒风落照殷,英魂千古炳人间。
屯粮绩著三军幕,陷阵躯捐一剑镮。
死尚握拳如卞壸,生能噀血亦常山。
不徒循吏称遗爱,父老西川泪共潸。
昔岭寒风落照殷,英魂千古炳人间。
屯粮绩著三军幕,陷阵躯捐一剑镮。
死尚握拳如卞壸,生能噀血亦常山。
不徒循吏称遗爱,父老西川泪共潸。
这首诗通过对常君殉节事迹的追忆与赞颂,展现了其英勇无畏的精神和高尚的人格魅力。首句“昔岭寒风落照殷”描绘了常君牺牲时的凄凉景象,渲染出一种悲壮的氛围。接着,“英魂千古炳人间”一句高度赞扬了常君虽已逝去,但其精神永存,光照人间。
“屯粮绩著三军幕,陷阵躯捐一剑镮”两句,通过对比常君在军中的贡献与牺牲,展现了他不仅在战事中勇往直前,更是为军队的后勤保障做出了巨大贡献。这种兼顾军事与后勤的全面能力,使得常君的形象更加丰满。
“死尚握拳如卞壸,生能噀血亦常山”进一步刻画了常君的英勇与忠诚。即使在生死关头,他仍保持坚定的信念和不屈的精神,如同历史上的英雄人物一样,以自己的行动诠释了忠贞不渝的品质。
最后,“不徒循吏称遗爱,父老西川泪共潸”表达了对常君作为一位好官的赞誉,以及他去世后给当地百姓带来的深远影响。这句话不仅肯定了常君的政绩,也体现了人民对其深深的怀念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情的赞语,不仅歌颂了常君的英勇牺牲和无私奉献,也表达了对他的深切缅怀和敬仰之情。
年年社日,啄草到人家,红襟翠尾。
双栖藻井,任软语商量起。回避时逢戊巳。
却怪唧哝帘幕底。香泥静落空梁,偏点染乌皮几。
厌说灵卑宫里。那有玉真娘,荒唐谈鬼。
道康堪笑,化作青衣有几。
不若将巢亟毁,又何必、留爪待彼。
从今不梦华胥,旧迹呼童尽洗。
清霜压东郊,寒籁号北牖。
出门无所适,动诣素心友。
发瓮倾冻酷,脍鲜斫巨口。
辉辉明烛光,肝胆此可剖。
脱身风幢中,所剩持螯手。
谁知岁寒夜,复此共杯酒。
元龙气未除,竹马期敢负。
百年尽今夕,那暇图不朽。
作达信有涯,生天独甘后。
及时且斟酌,不薄乃云厚。
渐畏人影乱,即欢变回首。
一身堕地来,恨事常八九。
饮罢夜气高,落落数星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