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郡韩福,洁白修躬。博陆调鼎,乃下旌弓。
疾稽中驿,帛奖幽踪。荷衣鸠杖,陶陶令终。
北郡韩福,洁白修躬。博陆调鼎,乃下旌弓。
疾稽中驿,帛奖幽踪。荷衣鸠杖,陶陶令终。
这首诗赞美了明代高士韩福的高尚品德与生活态度。通过“北郡韩福,洁白修躬”两句,诗人描绘了韩福在北郡的清白与修身齐家的形象。接着,“博陆调鼎,乃下旌弓”则可能暗喻韩福在政治或社会事务中的高超才能和影响力,同时又不失谦逊,如同放下象征权力的旌弓一般。
“疾稽中驿,帛奖幽踪”两句,进一步展现了韩福在处理政务时的公正与智慧,以及他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尊重。最后,“荷衣鸠杖,陶陶令终”则是对韩福晚年生活的一种理想化描绘,他穿着荷叶般的衣物,手持鸠杖,过着悠然自得的生活,直到生命的终结,都保持着内心的平和与满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韩福一生事迹的简要概括,表达了对这位高士高尚人格和淡泊名利生活方式的敬仰之情。
四山过一雨,城门开绿阴。
角声起木杪,一散呕哑禽。
抱城水瀰瀰,过客驱车临。
犬吠不出郭,人烟多在林。
依依识熟路,了了悦方音。
客冬记经此,归路方骎骎。
雨雪迫徂态,所历无幽寻。
兹来春夏交,烟景何沈沈。
层楼隐叠巘,长云蔽遥岑。
最高知琅琊,翠色披满襟。
侧闻酿泉水,云可醒人心。
行伴苦相趣,凝望愁淫淫。
两度不一访,有愧兹邦深。
忆昨霜落停素舟,皎然月映猜淮流。
□□老兵三两辈,忍寒击柝沙上头。
五更梦醒舟已发,但见荆涂两山相向浮。
两山鼓势不相下,急洑盘涡走其罅。
触舟或是黄熊精,拔剑欲绝苍光驾。
疑神疑鬼心不惊,顺流鼓吹天平明。
扬州南岸云树出,钟离古国烟尘清。
风为息其威,水亦静其声。
令人转思大禹力,浩荡自逐朝宗行。
水自思归我何急,苦向中流放舟入。
穷冬人事东去波,曾无少停当奈何,今宵有酒吾当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