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蕲口晓发》
《蕲口晓发》全文
清 / 黄景仁   形式: 古风

忆昨霜落停素舟,皎然月映猜淮流。

□□老兵三两辈,忍寒击柝沙上头。

五更梦醒舟已发,但见荆涂两山相向浮。

两山鼓势不相下,急洑盘涡走其罅。

触舟或是黄熊精,拔剑欲绝苍光驾。

疑神疑鬼心不惊,顺流鼓吹天平明。

扬州南岸云树出,钟离古国烟尘清。

风为息其威,水亦静其声。

令人转思大禹力,浩荡自逐朝宗行。

水自思归我何急,苦向中流放舟入。

穷冬人事东去波,曾无少停当奈何,今宵有酒吾当歌。

(0)
鉴赏

此诗描绘了清晨蕲口渡口的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交融。首句“忆昨霜落停素舟”,回忆往昔霜降时节,船只停泊的情景,营造了一种宁静而略带寒意的氛围。接着,“皎然月映猜淮流”一句,通过皎洁的月光映照淮河,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静谧与美丽。

随后,诗人笔锋一转,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老兵三两辈,忍寒击柝沙上头。”描述了几个老士兵在寒冷的夜晚,打着梆子守卫在沙滩上的场景,既体现了边防的艰辛,也透露出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

“五更梦醒舟已发,但见荆涂两山相向浮。”写出了诗人从梦中醒来时,发现船已启程,只见荆山和涂山相对而立,形象地表现了时间的流逝和旅途的匆忙。

接下来,“两山鼓势不相下,急洑盘涡走其罅。”描绘了两山之间的水流湍急,漩涡翻滚,展现出自然界的壮丽与力量。诗人在这里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赋予山水以生命,使画面更加生动。

“触舟或是黄熊精,拔剑欲绝苍光驾。”这一句充满了神秘色彩,诗人想象着船触礁可能是黄熊精作祟,甚至想要挥剑斩断天空的光芒,表达了对未知事物的好奇与敬畏。

“疑神疑鬼心不惊,顺流鼓吹天平明。”诗人虽然心中有所疑惑,但并未感到恐惧,而是随着水流继续前行,直到天明,展现了他面对困难时的从容与坚定。

“扬州南岸云树出,钟离古国烟尘清。”描绘了船行至扬州南岸,云雾缭绕的树木和远处的钟离古城,一片清新宁静的景象,给人一种心灵的慰藉。

“风为息其威,水亦静其声。”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希望风能平息水的威力,让水流平静下来的心愿,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一种渴望——寻求内心的平静与和谐。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深刻感悟,以及在旅途中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诗中既有对自然美的赞美,也有对人生困境的反思,体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深邃的思想内涵。

作者介绍
黄景仁

黄景仁
朝代:清   字:汉镛   号:鹿菲子   籍贯: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   生辰:1749~1783

黄景仁(1749年—1783年),字汉镛,一字仲则,号鹿菲子,常州府武进县(今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县)人,宋朝诗人黄庭坚后裔,清代诗人。黄景仁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有诗名,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为求生计开始四方奔波,一生穷困潦倒。乾隆四十六(1781年)被任命为县丞,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病逝。
猜你喜欢

桑柘

绕庭桑柘雨馀肥,郊外人来采得归。

太守爱民何吝此,正期蚕熟早成衣。

(0)

柘矶

柘矶诸山如马驰,矶畔轻烟飞鹭鸶。

匡庐隐隐望题品,应怪诗翁到得迟。

(0)

杂谣六首·其五

来往船儿都起篷,天公那有两家风。

上流不及下流速,安得人心喜一同。

(0)

咏史十五首·其五逖

鸡鸣午夜不堪听,誓取中原一扫清。

河内总收归晋土,任他西北现妖星。

(0)

学易

气化形生太极函,荥龙图献泄元谈。

静观大易九六数,忽觉行年五十三。

卦自蓍求神莫测,辞因象设理当参。

古来四圣传心妙,绝学重明在晦庵。

(0)

首尾吟二十首·其十三

达观万象付评量,气化参差亦泛常。

美矣长松生涧底,时哉雌雉在山梁。

数年许史荣西汉,千古夷齐饿首阳。

往事纷纭何止此,达观万象付评量。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诗人
辛替否 薛克构 李赞华 陈省华 曹粹中 陈瑄 许尧佐 林披 徐琦 查文徽 毛泽东 鲁迅 杜秋娘 周恩来 钱钟书 老舍 顾随 沈祖棻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