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往船儿都起篷,天公那有两家风。
上流不及下流速,安得人心喜一同。
来往船儿都起篷,天公那有两家风。
上流不及下流速,安得人心喜一同。
这首明代诗人陶安的《杂谣六首(其五)》描绘了一幅江上行船的生动画面。首句“来往船儿都起篷”写出了船只在江面上穿梭,各自扬帆的情景,显示出水上的繁忙与活力。次句“天公那有两家风”则以幽默诙谐的方式,表达了自然界的不公,暗示上流和下流的风力不同,使得航行速度有所差异。
“上流不及下流速”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对比,暗示社会生活中人们对于资源分配或机遇的不平等感受,上层可能不如下层行动迅速,难以获得同样的便利。最后一句“安得人心喜一同”,诗人以反问的形式表达了对众人不能共享同样喜悦的感慨,暗含对社会公平的期待。
整首诗通过江上行船的日常景象,寓言式地揭示了社会现实中的不均等现象,体现了诗人敏锐的社会观察和深沉的人文关怀。
渐老之日来垂垂,已去之日不可追。
伤春畏老两作恶,世事尝与愁人随。
忽得君家遣愁具,行歌日日春溪路。
不知愁绪逐诗来,更惜芳颜被春误。
王孙草暗谁重游,曲江痛哭穷参谋。
燕骑琵琶渭城酒,居人不觉行人愁。
行人欲归痿念起,白发逢春心未死。
水流花落无处寻,燕去鸿来何日已。
溪村此日更萧然,强笑为君呼酒船。
黄鸡唤日不待晓,蟠桃一熟三千年。
草间管乐真浪语,鸟雀应门蓬柱宇。
祗馀平世畎亩心,夜半吴吟泣风雨。
高人与虎能同居,壮士断蛇应不殊。
年高渐欲置忧患,每赖君语相调娱。
昔日刘郎悲放逐,看花惆怅春无绿。
何如今日春愁曲,烂醉徉狂白云谷。
《正仲复有倒和春愁曲之作依次奉答》【宋·戴表元】渐老之日来垂垂,已去之日不可追。伤春畏老两作恶,世事尝与愁人随。忽得君家遣愁具,行歌日日春溪路。不知愁绪逐诗来,更惜芳颜被春误。王孙草暗谁重游,曲江痛哭穷参谋。燕骑琵琶渭城酒,居人不觉行人愁。行人欲归痿念起,白发逢春心未死。水流花落无处寻,燕去鸿来何日已。溪村此日更萧然,强笑为君呼酒船。黄鸡唤日不待晓,蟠桃一熟三千年。草间管乐真浪语,鸟雀应门蓬柱宇。祗馀平世畎亩心,夜半吴吟泣风雨。高人与虎能同居,壮士断蛇应不殊。年高渐欲置忧患,每赖君语相调娱。昔日刘郎悲放逐,看花惆怅春无绿。何如今日春愁曲,烂醉徉狂白云谷。
https://shici.929r.com/shici/ZTZ2z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