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夜过黑山宿涧溪·其二》
《夜过黑山宿涧溪·其二》全文
清 / 黄景仁   形式: 古风

不识水深浅,连山落长堤。

堤水互出没,径涉忘东西。

游鱼触我足,溜急风凄凄。

中望渺涯涘,四索鲜据携。

行行偶出水,一线浮沙泥。

恐极失躯命,悲泪翻澌澌。

烟中忽人语,境幻虚百迷。

行近觉渔舍,伊轧巨网提。

叩言岸将及,霍然心坦夷。

经过得此险,世路无高低。

投村贾馀勇,已有晨鸡啼。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晚穿越险峻山涧的经历,充满了对自然环境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悟。开篇“不识水深浅,连山落长堤”,以“不识”二字点明了诗人对未知的探索精神,同时也暗示了旅途中的不确定性和挑战。接着,“堤水互出没,径涉忘东西”描绘了水流与山势交错的景象,以及诗人在这复杂环境中迷失方向的状态,体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神秘。

“游鱼触我足,溜急风凄凄”一句,通过鱼儿触足和急风的描写,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险恶与孤寂,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细微自然现象的敏感和关注。接下来,“中望渺涯涘,四索鲜据携”则表达了诗人面对广阔无垠的自然景观时的渺小感和对未知的探索欲望。

“行行偶出水,一线浮沙泥”描绘了诗人艰难前行的场景,水线与沙泥交织,既表现了旅途的艰辛,也寓意着生命的脆弱与坚韧。最后,“恐极失躯命,悲泪翻澌澌”表达了诗人面对生命危险时的恐惧与悲伤,但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越恐惧、坚持前行的决心。

“烟中忽人语,境幻虚百迷”则是诗人情绪的转折点,从孤独与恐惧中突然听到人声,仿佛在虚幻的梦境中找到了一丝安慰和指引。接下来,“行近觉渔舍,伊轧巨网提”描述了诗人逐渐接近人类居住地的过程,从自然的险境过渡到人类的生活空间,象征着从孤独到归属的转变。

“叩言岸将及,霍然心坦夷”表达了诗人对即将到达安全之地的期待和内心的释然,同时也暗示了对人生道路的思考——即使面临困难和挑战,只要勇敢前行,终会找到属于自己的归宿。

最后一句“经过得此险,世路无高低”总结了诗人整个旅程的体验,强调了无论面对何种困难,都要保持坚韧不拔的精神,因为人生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但只要勇于面对,就能克服一切障碍。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刻的内心独白,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对生命的思考以及对人生道路的感悟,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深刻的哲理意味。

作者介绍
黄景仁

黄景仁
朝代:清   字:汉镛   号:鹿菲子   籍贯: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   生辰:1749~1783

黄景仁(1749年—1783年),字汉镛,一字仲则,号鹿菲子,常州府武进县(今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县)人,宋朝诗人黄庭坚后裔,清代诗人。黄景仁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有诗名,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为求生计开始四方奔波,一生穷困潦倒。乾隆四十六(1781年)被任命为县丞,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病逝。
猜你喜欢

寄寿秦左星使君·其二

寿阳峰独峻,德泽与千年。

地阔苍梧雨,人看蓟北天。

插松青佛宇,留念及山禅。

欲寄浮丘信,微茫海国烟。

(0)

寿汪汉翀

十载庆生辰,华堂对水滨。

高低千顷树,新旧几多人。

火燄丹能熟,情深道更贫。

此翁有高致,偏不逐嚣尘。

(0)

送光半游山东

孤锡送寒海,风霜意已深。

初移庾岭步,竟有泰山心。

衲破尘窥絮,淮长月堕襟。

念予思共力,归兴挽幽寻。

(0)

韶石舟中·其一

夜行将落月,寒看欲曙天。

事抛离岸后,心系放舟前。

暝色攻衫薄,繁霜滴缆圆。

此中辛苦意,专为送流年。

(0)

寿何鸣玉

鳌首三山稳,松枝万叶稠。

閒心原似水,高节竟凌秋。

国计才尤敏,朋情意独优。

碧峰飞白鹤,欢喜进双筹。

(0)

寿汪水部汉翀·其二

金盘浮玉液,五日得先沾。

觉性閒犹在,时情老自严。

门容乞士到,迹共野云恬。

万古春光满,殷勤为一拈。

(0)
诗词分类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诗人
司马光 吕本中 释印肃 谢榛 马钰 曹勋 陈曾寿 孙蕡 吴芾 岳珂 许南英 黄景仁 邹浩 文徵明 元好问 刘禹锡 董其昌 王慎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