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韶石舟中·其一》
《韶石舟中·其一》全文
明 / 释今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夜行将落月,寒看欲曙天。

事抛离岸后,心系放舟前。

暝色攻衫薄,繁霜滴缆圆。

此中辛苦意,专为送流年。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晚在船上航行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旅途中的孤独与思考。首句“夜行将落月”以月落暗示时间的推移和旅程的持续,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凄凉的氛围。接着,“寒看欲曙天”进一步渲染了清晨即将到来的寒冷与黎明前的寂静,使读者仿佛能感受到诗人凝视远方时的那份期待与孤独。

“事抛离岸后,心系放舟前”,这两句诗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表达了诗人对过去与未来的不同态度。抛开岸边的事务,意味着告别过去的束缚;而心系放舟前,则体现了对未来旅程的憧憬与准备。这种内心的挣扎与转变,是许多旅人共同的情感体验,富有哲理意味。

“暝色攻衫薄,繁霜滴缆圆”则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增强了诗歌的意境。薄暮时分的微凉与霜冻的寒冷,不仅让衣物显得更加单薄,也象征着旅途的艰辛与挑战。而“繁霜滴缆圆”更是生动地刻画了冰霜覆盖船缆的场景,既是对自然现象的细腻观察,也是对旅途不易的隐喻。

最后,“此中辛苦意,专为送流年”点明了诗人的主旨。在这艰难的旅途中,他所经历的辛劳与挑战,都是为了岁月的流逝,为了生命的成长与领悟。这句话既是对个人经历的总结,也是对所有旅人共有的情感体验的共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哲思,展现了诗人面对旅途的复杂心情,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深刻感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作者介绍

释今无
朝代:明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偶成二首·其二

怀抱难开醉易醒,晓歌悲壮动秋城。

年光断送朱颜去,世事栽培白发生。

三亩未成幽处宅,一身还逐众人行。

可怜蜗角能多少,独与区区触事争。

(0)

题金陵驿

重冈古道春风里,草色花光似故人。

却喜此身今漫浪,回家随处得相亲。

(0)

英宗皇帝挽词五首·其五

忆昔承君召,春风候禁门。

曾陪蕊珠殿,独赐紫花墩。

辽水千年隔,钧天一梦存。

龙髯攀不得,无路可酬恩。

(0)

梅花·其一

枯霜剪尽千林叶,才放江头第一春。

瘦影看来天爱画,孤根生处地无尘。

夜郎岁晚逢羁客,谷口寒云见似人。

绝是精神吟不尽,好枝和月插纱巾。

(0)

行宫·其二

怪底秦淮一水长,几多客泪洒斜阳。

江流本是限南北,地气何曾减帝王。

台沼渐荒基历落,莺花犹在意凄凉。

青天毕竟有情否,旧月东来失女墙。

(0)

云端

半空夭矫起层台,传道刘安车马来。

山上自晴山下雨,倚阑平立看风雷。

(0)
诗词分类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诗人
赵光逢 阎修龄 冯宿 刘光第 张融 曹一士 汤思退 殷英童 周孚先 萧道成 徐浩 曹龙树 刘太真 淮南小山 王延彬 严武 蔡幼学 乔行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