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底秦淮一水长,几多客泪洒斜阳。
江流本是限南北,地气何曾减帝王。
台沼渐荒基历落,莺花犹在意凄凉。
青天毕竟有情否,旧月东来失女墙。
怪底秦淮一水长,几多客泪洒斜阳。
江流本是限南北,地气何曾减帝王。
台沼渐荒基历落,莺花犹在意凄凉。
青天毕竟有情否,旧月东来失女墙。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爱国主义者文天祥的作品,名为《行宫(其二)》。从内容来看,诗人借景抒怀,表达了对国家分裂和个人命运的感慨。
“怪底秦淮一水长,几多客泪洒斜阳。”这里,“秦淮”指的是秦淮河,即今天的南京段的长江。诗人通过这条河流的延绵,表达了对往事和故国的无限留恋,以及旅途中的孤独和感伤。
“江流本是限南北,地气何曾减帝王。”这一句强调了长江作为南北分界的历史地位,同时也在暗示,无论时代如何变迁,这片土地始终充满着帝王遗风的地气。
“台沼渐荒基历落,莺花犹在意凄凉。”诗人眼中的景象是败落的宫殿和沼泽,以及尚存的莺花。这里的“意凄凉”表达了诗人的心境,是对往昔繁华如今荒废的感慨。
“青天毕竟有情否,旧月东来失女墙。”最后两句是诗人直接发问和抒发的情感。他问苍天是否有情,如果有,为何不保佑这片土地不受侵凌?“旧月”指的是往昔的时光,“失女墙”则是失去了女儿之墙,借以比喻失去的国土和荣耀。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以及对历史变迁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的关切和个人情感的深沉。
去年长至趋幕府,今年长至坐英州。
牢牢岁月知何有,赫赫简书良自由。
玉律气浮江馆夜,朝衣心切紫宸游。
会将梅蕊占春信,嬴得儿童数九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