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魏宪长山水四首·其三秋景》
《题魏宪长山水四首·其三秋景》全文
明 / 黄仲昭   形式: 古风

昔余早谢红尘鞅,诛茅结屋青山上。

青山偃蹇如傲人,我意不与山相让。

日出群峰雾露馀,乾坤俯仰如冰壶。

翠竹丹枫列图画,清泉爽籁鸣笙竽。

架有诗书尊有酒,尽洗胸中旧尘垢。

升沈荣辱岂吾忧,耳目肺肠皆我有。

年来失计辞故乡,应召万里朝明光。

圣恩特畀西江节,要令士俗回淳庞。

驰驱誓竭驽骀力,世路多虞苦难测。

半生心事竟沈冥,依旧尘埃满胸臆。

昨宵飞梦乡山陬,看山转觉心含羞。

寄语移文未须作,琴书非久归林丘。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自然山水的深深热爱和向往,以及在官场失意后回归自然的心境转变。诗中以“昔余早谢红尘鞅,诛茅结屋青山上”开篇,表达了诗人早年远离尘嚣,隐居于青山之上的生活选择。接着,“青山偃蹇如傲人,我意不与山相让”一句,生动地描绘了青山的姿态和诗人的自我态度,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

“日出群峰雾露馀,乾坤俯仰如冰壶”描绘了清晨阳光照耀下,群峰雾气缭绕的美景,以及天地间仿佛被冰壶包裹的清冷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氛围。“翠竹丹枫列图画,清泉爽籁鸣笙竽”则通过丰富的视觉和听觉元素,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和谐之美。

“架有诗书尊有酒,尽洗胸中旧尘垢”表达了诗人通过阅读和饮酒来净化心灵,摆脱世俗烦恼的愿望。“升沉荣辱岂吾忧,耳目肺肠皆我有”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个人得失的淡泊态度,以及对内心世界的深刻关注。

然而,诗人在“年来失计辞故乡,应召万里朝明光”中透露出对官场生活的无奈和对故乡的怀念。随后,他被赋予重任,决心为国家效力,但同时也感到了世路艰难。“半生心事竟沈冥,依旧尘埃满胸臆”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挣扎。

最后,“昨宵飞梦乡山陬,看山转觉心含羞。寄语移文未须作,琴书非久归林丘”则描绘了诗人夜梦回到故乡山陬,面对自然美景时内心的复杂情感,以及对回归自然生活的渴望。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情厚爱,以及在人生不同阶段的情感变化和心灵追求。

作者介绍

黄仲昭
朝代:明

(1435—1508)明福建莆田人,名潜,号退岩居士,以字行。成化二年进士。授编修。以直谏被杖,谪湘潭知县,又改南京大理评事。后以亲不逮养,遂不出。弘治初起江西提学佥事。久之乞归,日事著述,学者称未轩先生。有《未轩集》、《八闽通志》等。
猜你喜欢

生番歌

风藤缠挂傀儡山,山前山后阴且寒。

怪石丛箐巨龟卧,横根老干修蛇盘。

呦鹿成群觅仙草,捷猿结伴寻甘泉。

蕉叶为庐竹为壁,松皮作瓦棕作椽。

中有毛人聚赤族,喧作鸟语攀云端。

黔面文身喜跳舞,唐人头颅汉人奸。

或言嬴秦遣徐福,或言零丁洋贩船。

或言云南梁王后,或言日本荷兰传。

不识不知竟太古,以似以续为葛天。

薙发输饷归王化,女则学织男耕田。

人生大欲先饮食,此辈喜见汉衣冠。

我朝舆图轶千古,梯山杭海暨极边。

天之所生地所载,几希禽兽诚可叹。

吁嗟乎,此亦穷黎无告者,圣人仁政怀与安。

(0)

梦蝶园

二百年前老道人,曾从此地托閒身。

草鸡已叹雄图改,花蝶犹寻旧院春。

心事自同黄檗苦,遗民犹见白衣新。

如何栗主无人祀,有客伤心荐藻蘋。

(0)

雨中望燕有感

海阔天空任尔飞,身轻那问雨霏微。

衔泥觅食无閒暇,不到黄昏总不归。

(0)

四十初度感赋

桑弧蓬矢志空存,霜雪惊看两鬓痕。

手板懒持销宦兴,头衔宠赐感君恩。

性情自觉难谐俗,身世惟宜老灌园。

四十华年弹指过,蹉跎如此复何言。

(0)

春夜曲

金鱼锁合兰缸小,酒不支愁寻睡早。

梨花欲堕风更寒,燕子不归春自老。

流苏护帐香云结,三十六簧清吹咽。

缄书欲寄湘水深,城乌啼落花西川。

(0)

稻田

秋深耕稼熟,绿浪起黄云。

纵却牛羊践,难驱鹅鸭群。

断乾根易拨,摧压穟频分。

烟露未全冷,村村晴气曛。

(0)
诗词分类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诗人
宋子侯 乐婉 法照 高允 涂瑞 张齐贤 髡残 王镕 金人瑞 叶衡 狄仁杰 李旦 刘几 陈昌齐 惟俨 凌廷堪 任伯雨 西鄙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