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余早谢红尘鞅,诛茅结屋青山上。
青山偃蹇如傲人,我意不与山相让。
日出群峰雾露馀,乾坤俯仰如冰壶。
翠竹丹枫列图画,清泉爽籁鸣笙竽。
架有诗书尊有酒,尽洗胸中旧尘垢。
升沈荣辱岂吾忧,耳目肺肠皆我有。
年来失计辞故乡,应召万里朝明光。
圣恩特畀西江节,要令士俗回淳庞。
驰驱誓竭驽骀力,世路多虞苦难测。
半生心事竟沈冥,依旧尘埃满胸臆。
昨宵飞梦乡山陬,看山转觉心含羞。
寄语移文未须作,琴书非久归林丘。
昔余早谢红尘鞅,诛茅结屋青山上。
青山偃蹇如傲人,我意不与山相让。
日出群峰雾露馀,乾坤俯仰如冰壶。
翠竹丹枫列图画,清泉爽籁鸣笙竽。
架有诗书尊有酒,尽洗胸中旧尘垢。
升沈荣辱岂吾忧,耳目肺肠皆我有。
年来失计辞故乡,应召万里朝明光。
圣恩特畀西江节,要令士俗回淳庞。
驰驱誓竭驽骀力,世路多虞苦难测。
半生心事竟沈冥,依旧尘埃满胸臆。
昨宵飞梦乡山陬,看山转觉心含羞。
寄语移文未须作,琴书非久归林丘。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自然山水的深深热爱和向往,以及在官场失意后回归自然的心境转变。诗中以“昔余早谢红尘鞅,诛茅结屋青山上”开篇,表达了诗人早年远离尘嚣,隐居于青山之上的生活选择。接着,“青山偃蹇如傲人,我意不与山相让”一句,生动地描绘了青山的姿态和诗人的自我态度,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
“日出群峰雾露馀,乾坤俯仰如冰壶”描绘了清晨阳光照耀下,群峰雾气缭绕的美景,以及天地间仿佛被冰壶包裹的清冷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氛围。“翠竹丹枫列图画,清泉爽籁鸣笙竽”则通过丰富的视觉和听觉元素,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和谐之美。
“架有诗书尊有酒,尽洗胸中旧尘垢”表达了诗人通过阅读和饮酒来净化心灵,摆脱世俗烦恼的愿望。“升沉荣辱岂吾忧,耳目肺肠皆我有”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个人得失的淡泊态度,以及对内心世界的深刻关注。
然而,诗人在“年来失计辞故乡,应召万里朝明光”中透露出对官场生活的无奈和对故乡的怀念。随后,他被赋予重任,决心为国家效力,但同时也感到了世路艰难。“半生心事竟沈冥,依旧尘埃满胸臆”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挣扎。
最后,“昨宵飞梦乡山陬,看山转觉心含羞。寄语移文未须作,琴书非久归林丘”则描绘了诗人夜梦回到故乡山陬,面对自然美景时内心的复杂情感,以及对回归自然生活的渴望。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情厚爱,以及在人生不同阶段的情感变化和心灵追求。
风藤缠挂傀儡山,山前山后阴且寒。
怪石丛箐巨龟卧,横根老干修蛇盘。
呦鹿成群觅仙草,捷猿结伴寻甘泉。
蕉叶为庐竹为壁,松皮作瓦棕作椽。
中有毛人聚赤族,喧作鸟语攀云端。
黔面文身喜跳舞,唐人头颅汉人奸。
或言嬴秦遣徐福,或言零丁洋贩船。
或言云南梁王后,或言日本荷兰传。
不识不知竟太古,以似以续为葛天。
薙发输饷归王化,女则学织男耕田。
人生大欲先饮食,此辈喜见汉衣冠。
我朝舆图轶千古,梯山杭海暨极边。
天之所生地所载,几希禽兽诚可叹。
吁嗟乎,此亦穷黎无告者,圣人仁政怀与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