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老去吟·其二》
《老去吟·其二》全文
宋 / 邵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行年六十有三岁,二十五年居洛阳。

林静城中得山景,池平坐上见江乡。

赏花长被杯盘苦,爱月屡为风露伤。

看了太平无限好,此身老去又何妨。

(0)
注释
行年:年龄。
六十有三岁:六十三岁。
居:居住。
洛阳:古都,今河南洛阳。
林静:城市中的宁静树林。
山景:山的景色。
池平:池塘水平如镜。
江乡:江边的乡村。
杯盘苦:被美酒佳肴所困。
爱月:喜爱月色。
风露伤:因风露受寒。
太平:社会安定,繁荣昌盛。
无限好:无比美好。
此身:自身,指诗人。
老去:年老。
何妨:有什么妨碍,表示无妨。
翻译
我已经六十三岁了,在洛阳居住了二十五年。
在城市的宁静中,我得以欣赏到山的景色,坐在池边,仿佛看到了江乡的景象。
赏花时总是被美酒佳肴所困扰,喜爱月色却常因风露而受寒。
尽管欣赏着这太平盛世的美好,但想到自己老去,也无妨如此享受人生。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邵雍的《老去吟(其二)》,描绘了诗人晚年在洛阳的生活情景。首句“行年六十有三岁,二十五年居洛阳”表达了诗人已届高龄,长期居住在繁华的洛阳城的经历。接下来的两句“林静城中得山景,池平坐上见江乡”,写出了诗人身处城市却能享受到宁静的山林之趣和仿佛江乡的池塘美景,体现了他的生活情趣。

“赏花长被杯盘苦,爱月屡为风露伤”这两句,通过描述诗人赏花时因酒宴频繁而略感疲惫,以及月下独处时对风露侵袭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淡淡的忧郁。最后,“看了太平无限好,此身老去又何妨”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太平盛世的赞美,即使年事已高,也无妨享受这份安宁,流露出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晚年的生活,既有对自然景色的欣赏,也有对人生况味的感悟,展现出诗人淡泊名利、享受生活的恬淡心境。

作者介绍
邵雍

邵雍
朝代:宋   字:尧夫   生辰:1011年—1077年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北宋著名理学家、数学家、道士、诗人,生于林县上杆庄(今河南林州市刘家街村邵康村,一说生于范阳,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与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并称“北宋五子”。少有志,喜刻苦读书并游历天下,并悟到“道在是矣”,而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
猜你喜欢

和陶诗·其二赠长沙公族祖

美哉轮奂,言考其堂。克明厥德,如圭如璋。

宗族聚斯,永矣千霜。祖武其绳,邦家之光。

(0)

寒梅赓韵寄友人姜贵宪·其二

闻说藏脩惜寸阴,独怜梅树寄疏林。

清生院宇春香细,寒印庭阶月影沈。

应许老逋吟瘦骨,肯教狂蝶见芳心。

孤标未必淹乡邑,青琐行看振佩音。

(0)

再赓大胜寺壁间韵三首·其一

珠林潇洒对青山,尘事纷纷自不关。

霜雁落田香稻熟,雨龙归洞碧云閒。

客穿松径寻幽至,僧扣柴门化食还。

无限好怀何处遣,小桥流水夕阳间。

(0)

入涧有作

谷里谁来往,林深一径通。

猿啼常对月,虎啸自生风。

雾重溪流暗,霜浓叶落红。

何时归此涧,渔舫任西东。

(0)

满庭芳·其七自述

天涯自伤。叨恩禄厚,永恩心长。故园遥在西江上。

几度斜阳。好弟妹、相抛殒亡,老情怀、只抱悽惶。

那堪望。云山烟浪。真是断人肠。

(0)

念奴娇.寄致政朱纪善先生

柳绵飞处,政和风淡荡,轻飘晴雪。

忆杀故人千里外,客馆怕听啼鴂。

桂水危亭,虞山古庙,戟度同登谒。

君归吾去,可怜辜负奇绝。

长是梦见风标,晨钟敲醒,无奈依然别。

去岁鱼笺蒙远寄,惟写相思情切。

乞得闲身,看山玩水,著甚酬风月。

只应诗酒,兴来还自怡悦。

(0)
诗词分类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诗人
真德秀 纪昀 范浚 郝经 鲍溶 吴均 黎廷瑞 杨无咎 白朴 周伦 李益 李贽 刘永济 张居正 阮籍 罗邺 刘学箕 袁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