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林潇洒对青山,尘事纷纷自不关。
霜雁落田香稻熟,雨龙归洞碧云閒。
客穿松径寻幽至,僧扣柴门化食还。
无限好怀何处遣,小桥流水夕阳间。
珠林潇洒对青山,尘事纷纷自不关。
霜雁落田香稻熟,雨龙归洞碧云閒。
客穿松径寻幽至,僧扣柴门化食还。
无限好怀何处遣,小桥流水夕阳间。
这首明代诗人李贤的《再赓大胜寺壁间韵三首(其一)》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清幽的山寺生活画面。首句"珠林潇洒对青山",以珠林(可能指的是佛珠林或装饰华丽的树林)的静美与青山相映,展现出环境的清雅。"尘事纷纷自不关"表达了诗人超脱世俗纷扰的心境,他置身于这样的环境中,心境悠然。
接下来两句"霜雁落田香稻熟,雨龙归洞碧云閒"进一步描绘了自然景象,秋日稻田里稻香四溢,雨后的龙(可能象征着雨水或山中的灵物)回到洞穴,显得闲适自在。这里寓含着农耕生活的和谐与自然的和谐。
"客穿松径寻幽至,僧扣柴门化食还"描绘了游人和僧侣的生活,客人漫步松径寻找幽静,僧人则敲柴门归来取食,体现了寺庙的宁静与简朴。
最后,诗人以"无限好怀何处遣,小桥流水夕阳间"收尾,表达出在如此美景中,诗人难以排遣心中的美好情怀,只能让其在夕阳下的小桥流水旁默默流淌。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传达出诗人对自然与禅意生活的深深向往与享受。
黑玉之柈白玉棱,龙须马乳剪寒藤。
自怜有母今尘土,持到黄泉唤不应。
老枝当岁寒,芳蘤春澹泞。
雾绡轻欲无,娇红恐飞去。
堵田溪渊清洄洄,梅洲问路寒云堆。
连空磴道虬尾滑,竹舆直上无梯阶。
苍官来迎夹道立,相逢无言心眼开。
翠微中断雪涧吼,两耳不办供喧豗。
林间静极成断相,政要万壑号风雷。
山如莲盆绕金地,龙官避席馀苍崖。
祖师抱膝坐古塔,大禅海浪翻天来。
腾空狡狯我未暇,拄杖踏湿撞莓苔。
问龙亦借一席地,解包听雨眠西斋。
当年公案忌错举,神通佛法同坑埋。
混融庵中的的意,笑我舌本空崔巍。
兹事且置饱吃饭,稊田米贱如黄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