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陈舍人送蒲萄》
《陈舍人送蒲萄》全文
宋 / 郑会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蒸]韵

黑玉之柈白玉棱,龙须马乳剪寒藤。

自怜有母今尘土,持到黄泉唤不应。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chénshèrénsòngtáo
sòng / zhènghuì

hēizhīpánbáilénglóngjiǎnhánténg

liányǒujīnchénchídàohuángquánhuànyìng

注释
黑玉:形容色泽深黑的玉器。
柈:古代盛食物的圆形器皿。
白玉棱:指玉盘边缘的白色部分。
龙须:比喻细长而柔软的物体,这里形容藤蔓。
马乳:马奶,这里形容藤蔓的质地。
寒藤:寒冷季节的藤蔓,可能指冬藤。
自怜:自我怜悯,感叹。
有母:指有母亲。
今尘土:如今已化为尘土,指母亲去世。
持到:拿着带到。
黄泉:阴间,古人认为人死后去的地方。
唤不应:呼喊也无人回应,指母亲已经去世无法应答。
翻译
黑色的玉盘边缘洁白如玉,
藤蔓经过精心修剪,像龙须和马乳般细长而冰凉。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精致而感伤的画面。"黑玉之柈白玉棱",以比喻手法形容蒲萄的色泽,黑色的葡萄盘托着如白玉般晶莹剔透的葡萄串,显得贵重而诱人。"龙须马乳剪寒藤"进一步描绘了葡萄的质地和采摘过程,将葡萄比作龙须的轻盈和马乳的甘甜,暗示其细腻与甜美,且在寒冷的季节里显得尤为珍贵。

然而,诗人的情感转向了哀伤:“自怜有母今尘土”,这里的“母”可能暗指葡萄藤,表达了对葡萄生长的母亲——藤蔓的怀念,同时也寓言了生命的无常,因为葡萄藤已经枯萎不在。最后,诗人悲痛地想象,即使将这美味的葡萄带到黄泉去呼唤母亲的灵魂,也无法回应,表达了深深的哀思和对逝去亲人的悼念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比生与死、美与哀,展现出诗人对生命短暂和亲情深厚的感慨,具有浓厚的抒情色彩。

作者介绍

郑会
朝代:宋

郑会,南宋人,字文谦,一字有极,号亦山,贵溪(今属江西)人。少游朱熹、陆九渊之门。宁宗嘉定四年(一二一二)进士。十年,擢礼部侍郎。理宗宝庆元年(一二二五)史弥远专政,引疾归里。卒年八十二。有《亦山集》。已佚。清同治《贵溪县志》卷八有传。郑会诗,据《全芳备祖》等书所录,编为一卷。
猜你喜欢

书家信

含毫独坐写平安,刚到书成夜已阑。

梅信商量传北雁,梨花粉碎满东栏。

光疑兔魄窗先曙,冻合麋丸砚屡干。

任是哀肠贪话热,总嫌冰雪透缄寒。

(0)

赠友

君本烟霞侣,不谙世俗情。

俨然与物接,一语使人惊。

白日见揶揄,而我意不平。

王尼车中叹,伯伦日韬精。

自非饮醇酒,启口慢纷争。

养拙恬胜智,甘贫枯亦荣。

君看垂钓者,如我愿逃名。

(0)

扬州四首·其四

南渡烟花百战馀,炀王曾此驻征车。

□兵孰与荒游乐,也要芜城作帝居。

(0)

颖上

颍水何瀰瀰,颖上多奇士。

稽古帝尧时,异事传洗耳。

闻言入肝脾,焉能洗厥髓。

奇哉饮牛人,不饮下流水。

清操原在我,外物讵能滓。

巢许高蹈士,岂如陈仲子。

嗟彼传闻者,千载无信史。

(0)

野老篱边对酒时,含霜浥露两三枝。

略无俗韵非关隐,为抱秋心独放迟。

影蘸夕阳描小照,香留晚节赋新诗。

清芬冷落寒螀夜,不许春来蛱蝶知。

(0)

纪梦三首·其一

生平心事梦中情,梦到儿时老泪倾。

最是承欢嬉戏处,慈帏隐约唤儿声。

(0)
诗词分类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诗人
陈造 王十朋 王夫之 苏辙 杨慎 王安石 张萱 徐熥 陈恭尹 沈周 成鹫 徐渭 刘基 陈维崧 宋祁 皇甫汸 郭之奇 袁宏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