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院深深,悄镇日、阴晴无据。
春未足,闺愁难寄,琴心谁与?
曲径穿花寻蛱蝶,虚阑傍日教鹦鹉。
笑十三杨柳女儿腰,东风舞。云外月,风前絮。
情与情,长如许。想绮窗今夜,为谁凝伫?
洛浦梦回留佩客,秦楼声断吹箫侣。
正黄昏时候杏花寒,廉纤雨。
小院深深,悄镇日、阴晴无据。
春未足,闺愁难寄,琴心谁与?
曲径穿花寻蛱蝶,虚阑傍日教鹦鹉。
笑十三杨柳女儿腰,东风舞。云外月,风前絮。
情与情,长如许。想绮窗今夜,为谁凝伫?
洛浦梦回留佩客,秦楼声断吹箫侣。
正黄昏时候杏花寒,廉纤雨。
这首诗名为《小院深深》,没有给出具体的作者和朝代,但从风格上看,它更接近于宋词而非唐诗。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深闺女子的内心世界,通过描绘小院中的景物和女子的行为,传达出春天未尽、闺中愁绪难以排遣的情感。
"小院深深,悄镇日、阴晴无据",写出庭院的静谧和女子内心的孤独,暗示着时光的流转与情绪的无常。"春未足,闺愁难寄,琴心谁与",表达了女子对春天美景的向往和愁绪无人倾诉的无奈。"曲径穿花寻蛱蝶,虚阑傍日教鹦鹉",通过女子的动作,展现她试图排解寂寞的尝试。
"笑十三杨柳女儿腰,东风舞",以杨柳轻盈的身姿比喻女子的柔美,而"东风舞"则寓言着女子在春风中独自起舞的寂寥。接下来的"云外月,风前絮",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寂静和女子的思绪飘渺。"情与情,长如许",表达了情感的绵长和复杂。
"想绮窗今夜,为谁凝伫",女子想象着今夜窗外的景色,不知又有何人能引起她的关注。"洛浦梦回留佩客,秦楼声断吹箫侣",借洛水和秦楼的典故,表达对远方的思念和失落。最后以"正黄昏时候杏花寒,廉纤雨"收尾,描绘出一幅凄美的黄昏景象,象征着女子此刻的心境。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抒情,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女子的闺中情怀和深深的思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