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憔悴一青袍,何事还家尚佩刀。
故国凉风吹燕雀,高城落日下蓬蒿。
空庐抱影无三窟,愁鬓经秋有二毛。
最是生平耽绿酒,陈卿常谪是西曹。
十年憔悴一青袍,何事还家尚佩刀。
故国凉风吹燕雀,高城落日下蓬蒿。
空庐抱影无三窟,愁鬓经秋有二毛。
最是生平耽绿酒,陈卿常谪是西曹。
这首明代诗人张元凯的《北游诗二十一首(其二十一)还家》描绘了诗人历经十年漂泊后的回家情景。首句“十年憔悴一青袍”,通过“十年”和“憔悴”表达了诗人长期在外的艰辛与落魄,仅着一领青袍归来,形象地刻画出其落魄的形象。次句“何事还家尚佩刀”,疑问中蕴含无奈,暗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不安与警惕,即使回到故乡,仍不忘防备。
“故国凉风吹燕雀”,以“凉风”和“燕雀”象征家乡的冷清,凉风吹过,连燕雀都显得孤独,渲染了诗人归家后环境的寂寥。接着,“高城落日下蓬蒿”进一步描绘了夕阳余晖洒在荒芜的蓬蒿之上,映衬出诗人内心的孤寂和对过去的追忆。
“空庐抱影无三窟”,诗人寓居空荡的房屋,只有自己的影子相伴,没有退路或庇护,流露出深深的忧虑。最后一句“愁鬓经秋有二毛”,通过“愁鬓”和“二毛”(斑白的头发),直接揭示了诗人因愁苦而早生华发,表达了他深重的忧愁。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感慨,展现了诗人从外放归家的心境变化,以及对过去生活的反思和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具有强烈的个人情感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