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赋得真娘墓送蟾上人之虎丘》
《赋得真娘墓送蟾上人之虎丘》全文
明 / 高启   形式: 排律  押[先]韵

色相终坏灭,佳人能久妍。

断碑山寺里,小冢竹林边。

兰叶春风带,苔花莫雨钿。

情留吴苑客,梦逐楚台仙。

高僧方宴坐,身在散花天。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zhēnniángsòngchánshàngrénzhīqiū
míng / gāo

xiāngzhōnghuàimièjiārénnéngjiǔyán

duànbēishānxiǎozhǒngzhúlínbiān

lánchūnfēngdàitáihuādiàn

qíngliúyuànmèngzhúchǔtáixiān

gāosēngfāngyànzuòshēnzàisànhuātiān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高启的《赋得真娘墓送蟾上人之虎丘》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诗意的画面。诗中,色相的短暂与佳人的永恒形成对比,暗示了生命的无常和美的相对性。真娘墓位于山寺之中,被竹林环绕,环境清幽,显示出对逝者的敬仰和怀念。

"断碑山寺里,小冢竹林边",这两句通过具体的场景描写,渲染出一种凄凉而又宁静的氛围,暗示墓主人的寂寥与岁月的痕迹。接下来的"兰叶春风带,苔花莫雨钿",以兰花和苔花为意象,象征着真娘即使在死后依然保持着春天般的清新和美丽,表达了对她的赞美和哀思。

"情留吴苑客,梦逐楚台仙",诗人将真娘的情感和自己的情感相连,表达了对她的深深眷恋,同时也寓言般地将她比作楚台仙子,增添了神秘和超凡的色彩。最后,"高僧方宴坐,身在散花天",以高僧的禅定境界收束全诗,暗示真娘的灵魂已升入超脱尘世的极乐世界,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优美,通过对真娘墓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死、美与永恒的哲思,以及对故去友人的深情缅怀。

作者介绍
高启

高启
朝代:明   字:季迪   号:槎轩   籍贯:江苏苏州   生辰:1336-1373

高启(1336-1374),汉族,元末明初著名诗人,文学家。字季迪,号槎轩,长洲(今江苏苏州市)人。元末隐居吴淞青丘,自号青丘子。高启才华高逸,学问渊博,能文,尤精于诗,与刘基、宋濂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又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初唐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明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力辞不受。
猜你喜欢

与道者别

闻说沧溟今已浅,何当白鹤更归来。

旧师唯有先生在,忍见门人掩泪回。

(0)

水田飞白鹭,夏木啭黄鹂。

白马撼金珂,纷纷侍从多。

身居骠骑幕,家住滹沱河。溪北映初星。

(0)

和都官苗员外秋夜省直对雨简诸知己

多雨南宫夜,仙郎寓直时。

漏长丹凤阙,秋冷白云司。

萤影侵阶乱,鸿声出苑迟。

萧条人吏散,小谢有新诗。

(0)

寄辛明府

何处无苛政,东南有子男。

细将朝客说,须是邑人谙。

别业空经稔,归田独未甘。

目凝烟积树,心贮月明潭。

晓鼓愁方乱,春山睡正酣。

不任啼鸟思,乡社欲桑蚕。

(0)

送狄明府赴九江

字人修祖德,清白定闻传。

匹马从秦去,孤帆入楚悬。

关中寒食雨,湖上暑衣天。

四考兼重请,相知住几年。

(0)

送刘山人归洞庭

君逐云山去,人间又绝踪。

半湖乘早月,中路入疏钟。

秋尽草虫急,夜深山雨重。

平生心未已,岂得更相从。

(0)
诗词分类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诗人
李文藻 莲花妓 陈大受 许孟容 刘光谦 洪兴祖 彭泰翁 钟谟 洪子舆 徐商 甄后 吴隐之 李勋 左芬 程邃 乙支文德 洪天锡 周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