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闰六月望日立秋》
《闰六月望日立秋》全文
明 / 邓云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剩得閒身水石旁,眠云弄月醉波光。

西风又到双梧树,北牖新添六月凉。

阶下候虫知节序,镜中华发问行藏。

秋来多少思莼客,得似登楼在故乡。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于闰六月望日立秋之际,身处水石之旁,闲逸自在的生活状态。首联“剩得閒身水石旁,眠云弄月醉波光”生动展现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景,他仿佛与云、月、波光融为一体,享受着自然带来的宁静与乐趣。

颔联“西风又到双梧树,北牖新添六月凉”则通过季节更替的自然现象,表现了秋天的到来。西风拂过梧桐树,带来了凉意,而诗人则在北面的窗户前感受到了六月的清凉,这一细节不仅体现了季节的变化,也暗示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敏锐感知和生活中的细腻情感。

颈联“阶下候虫知节序,镜中华发问行藏”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候虫似乎能感知时节的变化,而诗人通过镜子看到自己头上的白发,不禁思考起自己的人生轨迹和未来的走向。这一联将自然界的生物与人的生命体验联系起来,表达了对时间流逝和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尾联“秋来多少思莼客,得似登楼在故乡”则以“思莼客”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故乡的思念之情。莼菜是江南地区的一种特产,常用来比喻远离家乡的人。诗人想象自己如同思念莼菜的游子,渴望回到故乡,与亲人团聚。这一联既抒发了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也寄托了对自由与归宿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沉的人生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故乡的深切怀念,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作者介绍
邓云霄

邓云霄
朝代:明

明广东东莞人,字玄度。万历二十六年进士。授长洲知县,官至广西参政。有《冷邸小言》、《漱玉斋集》、《百花洲集》等。
猜你喜欢

阮郎归

从来多唱杜鹃辞。如今真个归。健帆笑里落湖西。

回看江浪飞。说情话,复何疑。临流应赋诗。

引觞自酌更何之。心闲光景迟。

(0)

宿清晖

禅家自古分人境,心地明时境始明。

榕樾交阴墙内外,卉花散采路纵横。

筑台勾引江山入,凿沼因缘萍藕清。

好是炎天亭上宿,便为净土国中生。

(0)

题太姥墓

吾闻尧时种蓝妪,世代更移那可数。

帝尧朽骨无微尘,此閒犹有尧时墓。

墓中老妪知不知,五帝三王奚以为。

狼贪鼠窃攫尺土,窾木未枯已易主。

君不见仙人掌,分明指取青天上。

骑龙谒帝大罗天,不逐华虫挂尘网。

又不见石棋盘,人去盘空局已残。

当时胜负此何有,争先夺劫摧心肝。

请君绝顶试飞舄,左望东瓯右东冶。

山川不见无诸君,但见烽烟遍郊野。

野老吞声掩泪哀,茫茫沧海生蓬莱。

(0)

送郑严州四首·其四

善端谁独无,所化有兰鲍。

时容拜床下,孺子似可教。

山川顿修阻,心折东去棹。

徘徊堤柳春,帆腹风欲饱。

(0)

留槎阁

闻说欧川似沃洲,一溪分作两溪流。

长桥跨岸虹垂地,高阁淩空蜃吐楼。

浩荡乾坤供醉眼,凄凉风雨送行舟。

凭谁为问乘槎客,未必无人犯斗牛。

(0)

连山一峰独秀

云屏屏断乱山稠,中有青螺百尺修。

拔萃出群高地步,导前拥后作班头。

上连霄汉不盈尺,俯视冈陵总下流。

吾道与君亦相似,功全一篑便相侔。

(0)
诗词分类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诗人
陈东 褚遂良 孔尚任 赵恒 王胄 于武陵 刘锜 方苞 班固 刘仙伦 顾恺之 王易简 李邕 欧阳询 陶弘景 宋玉 滕斌 潘良贵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