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留槎阁》
《留槎阁》全文
宋 / 陈舜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闻说欧川似沃洲,一溪分作两溪流。

长桥跨岸虹垂地,高阁淩空蜃吐楼。

浩荡乾坤供醉眼,凄凉风雨送行舟。

凭谁为问乘槎客,未必无人犯斗牛。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liúchá
sòng / chénshùn

wénshuōōuchuānzhōufēnzuòliú

chángqiáokuàànhóngchuígāolíngkōngshènlóu

hàodàngqiánkūngòngzuìyǎnliángfēngsòngxíngzhōu

píngshuíwèiwènchéngcháwèirénfàndòuniú

注释
欧川:指某个著名的河流或水域。
沃洲:比喻富饶之地。
一溪分作两溪流:形容溪水分叉。
长桥跨岸:横跨河岸的长桥。
虹垂地:形容桥身映照在水面,仿佛彩虹垂落。
高阁:高耸的楼阁。
浩荡乾坤:广阔无垠的天地。
醉眼:形容因饮酒而眼神朦胧。
乘槎客:古代传说中乘木筏渡天河的人。
犯斗牛:挑战北斗星和牵牛星,象征冒险或探索。
翻译
听说欧川像富饶的沃洲,一条溪水分成两条流淌。
长桥横跨两岸如彩虹落地,高阁直入云霄仿若海市蜃楼。
广阔的天地任我醉眼看遍,风雨凄凉中送别行舟远去。
又有谁能询问那乘槎的旅人,是否有人敢于挑战星空的斗牛?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舜俞的《留槎阁》,描绘了欧川(可能指某个江河湖泊)的美景。首句“闻说欧川似沃洲”以传说中的沃洲(道教仙境)比喻,暗示欧川景色优美。次句“一溪分作两溪流”形象地描绘了河流的分支,展现了水系的生动。

“长桥跨岸虹垂地,高阁淩空蜃吐楼”两句运用了夸张和比喻,将长桥比作彩虹横跨两岸,高阁则如海市蜃楼般奇幻,营造出壮丽的景象。诗人通过“浩荡乾坤供醉眼,凄凉风雨送行舟”表达了对眼前景色的陶醉与离别时的感伤,风雨增添了画面的动态和情感深度。

最后,“凭谁为问乘槎客,未必无人犯斗牛”借典故表达对远方游子的关切,以及对探索未知的好奇心。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画面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风光的热爱和对人世沧桑的感慨。

作者介绍

陈舜俞
朝代:宋

(?—1072)宋湖州乌程人,字令举,号白牛居士。仁宗庆历六年进士。嘉祐四年复举制科第一。官著作佐郎。神宗熙宁三年,以屯田员外郎知山阴县。反对“青苗法”,疏谓其法乃“别为一赋以敝海内,非王道之举”,责监南康军盐酒税。有《都官集》等。
猜你喜欢

秋来久与立之不会辱诗见寄

客途连日阻相从,信是高踪未易逢。

深院棋声常寂寂,曲阶花影自重重。

才因分定生来拙,身为官閒老去慵。

拟向良宵赊月色,清樽白下共移舼。

(0)

画竹扇面

声临渭水清,影拂湘潭碧。

瑶瑟曲未绝,商飙坐来夕。

(0)

题梁中丞卷四首·其三阅边

榆关西去接轮台,万里烟尘画不开。

无限边情空浪说,惟君亲到玉门来。

(0)

太原寒食和纪山韵二首·其一

寒食客中只醉眠,不知何处杏花天。

雁门此日犹烽火,却向绵山独禁烟。

(0)

秋园杂兴·其一

晚岁习禅寂,已无世上情。

如何深夜里,犹自感秋声。

(0)

题许参戎风木卷

雁峰南下苍茫树,旧是阿翁栖隐处。

落日犹悬双竹扉,英魂不返泉台路。

幽思无端结暮云,秋山猿鹤叫孤坟。

将军莫向西风哭,赤叶萧萧谁忍闻。

(0)
诗词分类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诗人
郭麐 冯云山 高鹗 乐钧 徐锡麟 沈复 林嗣环 王穉登 刘元卿 憨山德清 沈自晋 王琼 朱栴 罗贯中 施耐庵 元顺帝 元文宗 杨景贤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