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渡近莫愁村,不似刘家妒妇津。
薄暮雨寒催鼓棹,隔江应有未归人。
桃花渡近莫愁村,不似刘家妒妇津。
薄暮雨寒催鼓棹,隔江应有未归人。
这首诗描绘了西渡时的景象与情感,充满了宁静与深沉的意境。
首句“桃花渡近莫愁村”,桃花渡旁是宁静的莫愁村,暗示着渡口与村庄的和谐共处,营造出一种温馨而自然的氛围。桃花渡可能是春天的象征,莫愁村则给人以安宁与避世之感,两者结合,仿佛是远离尘嚣的桃源仙境。
次句“不似刘家妒妇津”,对比了桃花渡与刘家的妒妇津,后者可能是指充满嫉妒与纷争的地方。通过对比,诗人强调了桃花渡的纯净与美好,反衬出妒妇津的阴暗与不和。这种对比手法,使得桃花渡的形象更加鲜明,也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第三句“薄暮雨寒催鼓棹”,描述了傍晚时分,细雨绵绵,寒意渐浓,人们急切地划船返回的情景。薄暮时分的雨天,给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期待,鼓棹的动作则透露出一种紧迫感,同时也蕴含着归家的温暖与希望。
最后一句“隔江应有未归人”,诗人想象着对岸,或许还有未能及时归家的人。这一句不仅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还引发了读者对于离散与等待的思考,使得整首诗的情感更为丰富和深邃。
综上所述,这首《西渡》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对比,展现了桃花渡的宁静之美,以及对归家与团聚的渴望,传达了一种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和向往。
山僧住山冷如水,春寒夜坐无衣被。
隔窗短烛分照人,明发罗君戒行李。
问君行李能几何,重等须弥轻过纸。
世人所有君独无,两脚一肩行百里。
世人所无君尽有,九象五丁驮不起。
君昔读书书笑君,蠹鱼腹里寻糠秕。
一朝糠秕发灵芽,浑沌重生圣贤死。
死者已死生者谁,俗士得皮君得髓。
六经放下无一言,直向穷荒唱宗旨。
东西南北同此心,大道为公应尔尔。
题诗寄语彼都人,谛观今日罗夫子。
二气转洪钧,万象森罗列。
真赝递成褫,权实相閒设。
凿山破混沌,披沙出糠屑。
方圆随范围,色相互形轧。
初用止儿啼,渐次及耄耋。
本拟笼蚩愚,讵意混贤哲。
管鲍称贫交,取与先灭裂。
歆宁事灌园,才品判优劣。
延陵视披裘,浅深各自别。
贤者尚不免,况乃秦与越。
大道何坦夷,多岐乃颠蹶。
四皓茹汉芝,临老遂屈节。
桐江学钓鱼,羊裘趋魏阙。
北山矢高尚,中途纳败缺。
古今多圣贤,大半遭挫跌。
周旦制礼仪,交际先玉帛。
后来田舍郎,委贽晋崇秩。
太公立圜法,作俑先利穴。
龙断贱丈夫,接踵争陵夺。
竺仙教分卫,欲化悭与伐。
像季繁有徒,攀援事饕餮。
咄哉穷巷士,守株忍饥渴。
壮志渐销磨,委心就餔歠。
嗟彼屠沽流,不少豪与杰。
受恩轻许人,身名俱泯绝。
悯兹山泽臞,空瓶刺三篾。
穷巷悲回车,侯门遵磬折。
造化施权巧,世途忘丑拙。
陷阱日以深,沦胥靡穷竭。
咨尔如粪壤,胡为等芬飶。
咨尔如砒鸩,无容资作活。
投畀东海波,波臣谢污蔑。
投畀穷发乡,八荒均一闼。
堰石障狂流,泉源未消歇。
伐木尽根株,夜气生萌蘖。
愿为火传薪,愿为汤沃雪。
雪消汤迸流,薪尽火随灭。
报语造化工,永言戒覆辙。
《诟金》【明·成鹫】二气转洪钧,万象森罗列。真赝递成褫,权实相閒设。凿山破混沌,披沙出糠屑。方圆随范围,色相互形轧。初用止儿啼,渐次及耄耋。本拟笼蚩愚,讵意混贤哲。管鲍称贫交,取与先灭裂。歆宁事灌园,才品判优劣。延陵视披裘,浅深各自别。贤者尚不免,况乃秦与越。大道何坦夷,多岐乃颠蹶。四皓茹汉芝,临老遂屈节。桐江学钓鱼,羊裘趋魏阙。北山矢高尚,中途纳败缺。古今多圣贤,大半遭挫跌。周旦制礼仪,交际先玉帛。后来田舍郎,委贽晋崇秩。太公立圜法,作俑先利穴。龙断贱丈夫,接踵争陵夺。竺仙教分卫,欲化悭与伐。像季繁有徒,攀援事饕餮。咄哉穷巷士,守株忍饥渴。壮志渐销磨,委心就餔歠。嗟彼屠沽流,不少豪与杰。受恩轻许人,身名俱泯绝。悯兹山泽臞,空瓶刺三篾。穷巷悲回车,侯门遵磬折。造化施权巧,世途忘丑拙。陷阱日以深,沦胥靡穷竭。咨尔如粪壤,胡为等芬飶。咨尔如砒鸩,无容资作活。投畀东海波,波臣谢污蔑。投畀穷发乡,八荒均一闼。堰石障狂流,泉源未消歇。伐木尽根株,夜气生萌蘖。愿为火传薪,愿为汤沃雪。雪消汤迸流,薪尽火随灭。报语造化工,永言戒覆辙。
https://shici.929r.com/shici/QYnJcp9Rw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