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逐云山去,人间又绝踪。
半湖乘早月,中路入疏钟。
秋尽草虫急,夜深山雨重。
平生心未已,岂得更相从。
君逐云山去,人间又绝踪。
半湖乘早月,中路入疏钟。
秋尽草虫急,夜深山雨重。
平生心未已,岂得更相从。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频所作的《送刘山人归洞庭》。从艺术风格和语言运用来看,诗人在表达对友人的离别之情时,既有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又融入了深沉的情感。
"君逐云山去,人间又绝踪" 这两句通过“云山”和“绝踪”的比喻,形象地表达了朋友远行的壮阔场景和难以追寻的意境。这里的“云山”不仅是自然景观的描写,也隐喻着友人的高洁脱俗和遥不可及。
"半湖乘早月,中路入疏钟" 这两句则通过对时间和空间的细致刻画,表现了朋友行旅中的宁静与孤寂。半夜时分,借助微弱的月光前行,再经过林间散发着清晨钟声的地方,这些意象共同营造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
"秋尽草虫急,夜深山雨重" 这两句描绘了深秋时节昆虫鸣叫的迫切和夜半时分山中大雨的浓重。这些自然现象的细致描写,不仅增强了诗歌的意境,也暗示着诗人内心的不平静与思念之情。
"平生心未已,岂得更相从"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的哀伤和无奈。这里的“平生”指的是一生的愿望,“心未已”意味着对于友情的渴望并未减退,而“岂得更相从”则是对缘分难续的一种感慨。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时间环境的精细描绘,传达了诗人对朋友离别的深切情感,以及对于友谊无法长久相伴的无奈。语言流畅,意境深远,是一首充满哲理与情感的佳作。
题墨脱新镌,扃钥开清晓。
文衡朝士高,香案天风小。
银袍带残月,玉鹭集寒沼。
赳赳干城材,衔枚出远徼。
才气方自强,未战意先挑。
临文寻汝贤,形见乃微妙。
人才焉可齐,云汉多年少。
悭思忧明膏,俊性玩斜照。
得丧召荣辱,美恶露嚬笑。
修毫饮流液,灵珠落光耀。
雕琢破巨璞,歌舞探长鞘。
含蓄既寂寂,运动还渺渺。
重赏岂敢吝,行当塞明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