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白云中人,对面若不相识。
笑我吟咏自如,终□□□居士身得度,住平常人窠窟。
谁谓半山多□口,却作丰干指出。
青山白云中人,对面若不相识。
笑我吟咏自如,终□□□居士身得度,住平常人窠窟。
谁谓半山多□口,却作丰干指出。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隐逸与超脱的画卷。诗人李之仪通过“青山白云中人,对面若不相识”开篇,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与世隔绝的氛围。接着,“笑我吟咏自如”,似乎在说诗人自己或他人在这样的环境中自由自在地吟诗作对,与自然和谐共处。
“终□□□居士身得度,住平常人窠窟。”这里可能是在表达某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即最终达到了一种超越世俗、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状态,即便身处平凡之中,也能保持内心的宁静和超脱。
“谁谓半山多□口,却作丰干指出。”最后一句则以疑问和肯定的语气结束,似乎在说人们往往认为半山腰多险阻,但在这里却被丰干(佛教传说中的高僧)指引出一条通向智慧与解脱的道路。整体上,这首诗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超凡脱俗精神境界的追求。
嗟麟兮麟兮,胡为乎来哉。
天精秀尔神,地质范其胎。
闪烁三光焰,天马奔惊骇。
毛色孕岳渎,嶙鳞波洄回。
吾闻光岳完,东昌有楼台。
阙里一丝绂,千古元经垂。
西狩见折足,掩袂为伤哀。
理长数何促,此事令人猜。
美苗盎初茁,雨露须栽培。
元气能产斯,元气莫养之。
颜氏不长年,孔辙穷流离。
陈侯治东郡,民物一柔怀。
和气溢四境,神瑞为之来。
尧文协诚和,麒麟游其陂。
黄霸昔理郡,凤凰鸣喈喈。
夫何此见伤,无乃元气为。
旬时若生气,臭腐为神奇。
异哉乎麟兮,感慨作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