羁思那堪更感时,忽传诗句到阶墀。
普天吾欲一流涕,率土谁能咏孝思。
天运去来浑不管,阳回草木也应知。
临风无限攀号意,独立斜阳疋马迟。
羁思那堪更感时,忽传诗句到阶墀。
普天吾欲一流涕,率土谁能咏孝思。
天运去来浑不管,阳回草木也应知。
临风无限攀号意,独立斜阳疋马迟。
这首明代湛若水的诗《和郑伯兴上陵三首(其三)次韵陪祀泰陵》表达了诗人身处异乡,内心充满思乡之情,同时又感慨于时事变迁。首句“羁思那堪更感时”直接抒发了羁旅他乡的愁绪,难以承受当下的世事触动。第二句“忽传诗句到阶墀”则通过接收到朋友的诗句,引发了更深的情感共鸣。
接着,“普天吾欲一流涕”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亲人的深深忧虑,以及对孝道的推崇,认为天下人都应该吟咏孝思。诗人感叹“天运去来浑不管”,暗示命运无常,而“阳回草木也应知”则以自然的变化寓言人事的兴衰,展现出哲理性的思考。
最后两句“临风无限攀号意,独立斜阳疋马迟”描绘了诗人面对风声,心中充满了无尽的哀伤与呼唤,独自在夕阳下骑马缓行,形象地刻画出他孤独而深沉的内心世界。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展现了诗人深厚的忧国忧民情怀和对孝道的坚守。
黄茅时节,病恼南来客。
瘦得不胜衣,试腰围、都无一搦。
东篱兴在,手种菊方黄,摘晚艳,泛新刍,谁道乾坤窄。
百年役役,乐事真难得。
短发已无多,更何劳、霜风染白。
儿曹齐健,扶□一翁孱,龙山帽,习池巾,归路从敧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