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山月出早,地迥照还迟。
圆缺蟾何恨,高寒兔得知。
争枝嫌鹊扰,把酒叹人稀。
莫上青楼望,那堪动远思。
关山月出早,地迥照还迟。
圆缺蟾何恨,高寒兔得知。
争枝嫌鹊扰,把酒叹人稀。
莫上青楼望,那堪动远思。
这首《关山月》由明代诗人黄衷所作,描绘了月光在边关山岭间特有的景象与情感。
首句“关山月出早,地迥照还迟”,开篇即点明了月出之早与光照之迟的特点,暗示了边关之地的辽阔与孤寂。接着,“圆缺蟾何恨,高寒兔得知”两句,以月之圆缺和高寒中的兔子为喻,表达了对自然变化无常的感慨,同时也隐含着对人间世事变迁的无奈与哀愁。
“争枝嫌鹊扰,把酒叹人稀”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通过描述鸟儿争枝时的喧闹与饮酒时的孤独,对比鲜明,突出了边关生活的单调与寂寞。最后,“莫上青楼望,那堪动远思”一句,劝诫人们不要轻易登高远眺,以免触动深藏的思乡之情,言简意赅,意味深长。
整体而言,《关山月》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边关月夜的独特魅力,以及身处异域的游子对家乡的深切思念。
复斋之客潘夫子,生死相从未忍分。
薛守颇曾参道洁,志完何可欠承君。
鲁生邀饮犹同去,庞嫂来呼已不闻。
菆舍一卮真永诀,老无脚力拜翁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