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事先皇帝,堂堂立玉墀。
进怀伏蒲疏,退诵考槃诗。
哀郢遗言切,忧周素发垂。
它年耆旧传,此笔属诸谁。
昔事先皇帝,堂堂立玉墀。
进怀伏蒲疏,退诵考槃诗。
哀郢遗言切,忧周素发垂。
它年耆旧传,此笔属诸谁。
这是一首描绘古代帝王与臣子关系的诗句,表达了对往昔岁月的怀念和对先帝英明决策的赞美。"昔事先皇帝,堂堂立玉墀"一句,通过“堂堂立玉墀”的形象描绘出古代宫殿的宏伟与庄严,以及先帝在其上的威仪,彰显了古代帝王的尊贵和权力。"进怀伏蒲疏,退诵考槃诗"则展示了臣子对先帝的敬仰之情,在朝廷上呈递奏折(“进怀伏蒲疏”),退下后研读古籍(“退诵考槃诗”),表现出他们对文化传承和学习的重视。
接着,“哀郢遗言切,忧周素发垂”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历史事件的感慨和对未来命运的忧虑。“哀郢遗言切”可能指的是某个历史事件中留下的深刻教训或遗憾,而“忧周素发垂”则暗示了诗人内心的不安与忧愁,通过头发逐渐变白来象征时间的流逝和个人命运的不可预知。
最后,“它年耆旧传,此笔属诸谁”两句,则是对历史长河中知识传承的问题。诗人问到这些古老的知识和故事,到底应该归功于哪位先贤或学者。这不仅是一种文化上的探寻,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知识来源和真理掌握者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一种深沉的历史意识和文化自觉,同时也体现了诗人个人的学问追求和精神寄托。
韶阳几载行无事,九郡如公真卓异。
手种筼筜翠映空,鸾凰欲为神君至。
琅玕截取作清箫,吹出元音满紫霄。
冉冉重华仙驭降,纷纷韶石彩云朝。
九成台畔行春早,甘雨随车禾麦好。
孝慈更使竹多孙,六县讴歌慰尊老。
朱轓露冕下佗城,贵倨应深捉吐情。
有道岂须姝子告,多文犹恐使君轻。
良会秋将尽,维舟日尚长。
江山瞻节钺,草木被文章。
海国从无冻,絺衣未觉凉。
残阳移岭外,新雁度洲旁。
西北双流合,参差万幕张。
倚窗杯在手,对菊月横床。
冷艳依人淡,寒英入座香。
堆盘疑积雪,拂槛欲凝霜。
珍重高贤赠,苍茫逸思狂。
兴馀仍秉烛,风定更闻榔。
归路吟清句,怀中有夜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