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过春霖絮乱飞,旅中怀抱独悽悽。
月生淮上云初散,家在江南梦去迷。
发白每惭清鉴启,心孤长怯子规啼。
拜恩为养慈亲急,愿向明朝捧紫泥。
柳过春霖絮乱飞,旅中怀抱独悽悽。
月生淮上云初散,家在江南梦去迷。
发白每惭清鉴启,心孤长怯子规啼。
拜恩为养慈亲急,愿向明朝捧紫泥。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春天的暮色中,行旅途中的孤独与对家乡的深切思念。"柳过春霖絮乱飞"用鲜明的笔触勾勒出初春时节的生动景象,柳絮随风飘飞,如同雪花一般,营造了一种萧瑟而又柔美的氛围。
"旅中怀抱独悽悽"则流露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忧伤。在旅途中,面对着无尽的繁华,内心却充满了寂寞和不安。这里的“独悽悽”更传达了一种深层次的情感体验,是对远方家园的渴望,以及对亲人的思念。
"月生淮上云初散"则是诗人借景抒情,通过描绘夜晚月亮和云朵在淮河之上的景象来表达自己的心境。这里的“月生”与“云初散”,既是对自然美景的细腻刻画,也隐喻了诗人的心境由阴转晴,由迷茫到清晰。
"家在江南梦去迷"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情。尽管身处异乡,但在夜晚的梦中,诗人依然会回到心中的江南故土,这种思念之深,是难以自拔的。
接下来的"发白每惭清鉴启,心孤长怯子规啼"则是对个人情感与生活状态的一种反映。"发白"暗示了诗人的年华已高,而"清鉴启"则象征着内心的澄明和自省。这里的“心孤”表达了一种深层次的情感孤独,而“子规啼”则是对未来的一种期待与不安。
最后,"拜恩为养慈亲急,愿向明朝捧紫泥"展现了诗人对于家庭、亲情以及国家的深切关怀和责任感。这里的“拜恩”、“为养慈亲”表达了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感激,而“愿向明朝捧紫泥”则是对未来的一种美好祝愿,希望能够在政治上有所作为,以报效国家。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复杂而丰富的内心世界。它不仅是对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社会责任与政治理想的一种阐述。
圣君封太岳,十月建行旃。
辇路开千里,寒云霁九天。
故人多侍从,二子留伊川。
河兖冰初合,关城月屡圆。
暝过荥水上,闻说郑卿贤。
材蔽行人右,名居东里先。
制岩开别业,桑柘亦依然。
待至金园侧,相将居一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