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世功名迈等夷,也于竹帛姓名垂。
若教范我驰驱法,六合中间知有谁。
随世功名迈等夷,也于竹帛姓名垂。
若教范我驰驱法,六合中间知有谁。
这首诗《读史》由明代诗人张弼所作,通过深邃的历史视角,表达了对功名与历史地位的深刻思考。
首句“随世功名迈等夷”,意为跟随时代的脚步,追求功名,超越了平庸。这里的“等夷”指平庸之人,诗人以“迈”字强调了自己在追求功名上的卓越与不凡。
次句“也于竹帛姓名垂”,则进一步阐述了功名的意义,即在历史的记载中留下自己的名字。竹帛在这里象征着历史文献,诗人认为,只有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痕迹,才能真正实现个人的价值和影响。
后两句“若教范我驰驱法,六合中间知有谁”,则是对功名与历史地位的进一步反思。如果有人能教导出一套成功的处世之道,那么在广阔的天地间,又有谁能真正理解或达到这样的境界呢?这里蕴含了对功名虚幻本质的质疑,以及对真正智慧与境界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与个人命运的深刻洞察,展现了诗人对于功名与历史地位的复杂情感和思考,既有对功名的渴望,又对其虚无本质的反思,体现了诗人独特的哲学思考和人生观。
白发垂垂一老夫,年来渐觉世情疏。
石床梦冷和云卧,茅屋灯残共月居。
客至何妨赊鲁酒,家贫不肯典唐书。
羡君种柳清溪上,借我苔矶学钓鱼。
满载琴书事宦游,皇皇使节重咨诹。
蒲帆风饱三千里,绣斧霜寒十六州。
荆渚行观新德政,越人共忆旧风流。
市桥衰柳难攀折,只拗梅花送去舟。